• 一攻二补三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00例报告

    郭松河;李怀军;聂玉林;

    <正> 笔者根据中四医学理论,结合本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点;采用一玫二补三灌肠的方法治疗本病100例,颇感得心应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0例中,男72侧,女28例;20岁以下6例,21~30岁18例,31~40岁48例,41~60岁28例。均有腹痛、泄泻、反复血便、便中有脓或粘液,多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亦未见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小出血点,病变区粘膜较脆,触之易出

    1989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一攻二补三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00例报告

    郭松河;李怀军;聂玉林;

    <正> 笔者根据中四医学理论,结合本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点;采用一玫二补三灌肠的方法治疗本病100例,颇感得心应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0例中,男72侧,女28例;20岁以下6例,21~30岁18例,31~40岁48例,41~60岁28例。均有腹痛、泄泻、反复血便、便中有脓或粘液,多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亦未见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小出血点,病变区粘膜较脆,触之易出

    1989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人工睡眠旋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20例

    李德新;梁伯盈;李留记;

    <正>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用镇静剂医治慢性失眠患者,但收效甚微,以至延缓病情而久治不愈。从1985年元月至1986年5月采用人工睡眠旋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2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5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8年。治疗方法

    1989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人工睡眠旋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20例

    李德新;梁伯盈;李留记;

    <正>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用镇静剂医治慢性失眠患者,但收效甚微,以至延缓病情而久治不愈。从1985年元月至1986年5月采用人工睡眠旋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2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5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8年。治疗方法

    1989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清胃散治疗小儿唇风25例报告

    张贵印;秦维娜;

    <正> 小儿唇风,系临床鲜见病例,俗称“驴嘴凤”,以唇部干裂,口周痛痒,患处皮肤发红、发紫乃至溃破流水为特征。究其病因,多为脾胃素有积热,复感外风,风热相搏,结于口周而致。我们自1984年~1988年,以清胃散加减治疗本病25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5例中,男21例,女4例;轻度口唇干裂,口周瘙痒,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16例;中度口唇干裂,口周瘙痒,皮肤发红,继而发紫,时轻时重,

    1989年06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清胃散治疗小儿唇风25例报告

    张贵印;秦维娜;

    <正> 小儿唇风,系临床鲜见病例,俗称“驴嘴凤”,以唇部干裂,口周痛痒,患处皮肤发红、发紫乃至溃破流水为特征。究其病因,多为脾胃素有积热,复感外风,风热相搏,结于口周而致。我们自1984年~1988年,以清胃散加减治疗本病25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5例中,男21例,女4例;轻度口唇干裂,口周瘙痒,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16例;中度口唇干裂,口周瘙痒,皮肤发红,继而发紫,时轻时重,

    1989年06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久咳不愈一例治验

    尚小平;

    <正> 李某,女,9岁,学生。1987年10月8日初诊。患者自7月中旬雨中游泳,罹患咳嗽喘息月余未愈。曾查胸透未见异常。经用庆大霉素、麦迪霉素、桔梗片、咳必清、羚羊清肺丸、蛇胆川贝液治疗罔效。刻诊:头重困乏,时咳,咳痰清稀,夜间咳剧不能入睡胸膈满闷,饮冷受寒则咳甚,纳差,便软。苔腻,脉濡细,此乃夏暑外感寒湿,内伤湿滞。予藿香正气

    1989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中药内外并用治疗肩周炎80例体会

    杜见斌;杜华;

    <正>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多发于50岁左右的患者,故又称“五十肩”。其发病原因多由营卫虚弱,外受风寒劳挫,筋脉气血阻滞而引起。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消痛散贴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并用,治疗本病8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989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久咳不愈一例治验

    尚小平;

    <正> 李某,女,9岁,学生。1987年10月8日初诊。患者自7月中旬雨中游泳,罹患咳嗽喘息月余未愈。曾查胸透未见异常。经用庆大霉素、麦迪霉素、桔梗片、咳必清、羚羊清肺丸、蛇胆川贝液治疗罔效。刻诊:头重困乏,时咳,咳痰清稀,夜间咳剧不能入睡胸膈满闷,饮冷受寒则咳甚,纳差,便软。苔腻,脉濡细,此乃夏暑外感寒湿,内伤湿滞。予藿香正气

    1989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中药内外并用治疗肩周炎80例体会

    杜见斌;杜华;

    <正>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多发于50岁左右的患者,故又称“五十肩”。其发病原因多由营卫虚弱,外受风寒劳挫,筋脉气血阻滞而引起。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消痛散贴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并用,治疗本病8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989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通下法应用举隅

    刘巧珍;

    <正> 案1 患者李某,男,50岁,农民。住院哆:6139。于1982年8月3日因发冷发热10余天,加重3天入院。诊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用抗痨药治疗7天出现肉眼血尿,10天后出现鼻衄、四肢出血点,对症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效不佳。9月11日查尿蛋白++++,红细胞++++。疑为“肾癌”。9月6日应邀会诊。自

    1989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手法治疗外踝关节扭伤30例体会

    翟羽东;

    <正> 由于踝关节的解剖特点:内踝韧带较坚强,外踝韧带松弛,因此易造成踝关节内翻,而致外踝扭伤。我们用手法治疗本病3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年龄最大42例,最小17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半小时。

    1989年06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通下法应用举隅

    刘巧珍;

    <正> 案1 患者李某,男,50岁,农民。住院哆:6139。于1982年8月3日因发冷发热10余天,加重3天入院。诊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用抗痨药治疗7天出现肉眼血尿,10天后出现鼻衄、四肢出血点,对症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效不佳。9月11日查尿蛋白++++,红细胞++++。疑为“肾癌”。9月6日应邀会诊。自

    1989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手法治疗外踝关节扭伤30例体会

    翟羽东;

    <正> 由于踝关节的解剖特点:内踝韧带较坚强,外踝韧带松弛,因此易造成踝关节内翻,而致外踝扭伤。我们用手法治疗本病3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年龄最大42例,最小17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半小时。

    1989年06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自拟方治疗婴儿湿疹50例

    陈俊良;王文涛;王文明;

    <正> 我们自拟“湿疹方”让患儿之母服用治疗婴儿湿疹50例,收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个月~1岁者38例,2岁者12例。均系母乳喂养。临床分型湿(渗出型)见于肥胖婴儿,皮损红斑密集,粟粒红疹,湿润、渗液、结痂,多对称分

    1989年06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自拟方治疗婴儿湿疹50例

    陈俊良;王文涛;王文明;

    <正> 我们自拟“湿疹方”让患儿之母服用治疗婴儿湿疹50例,收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个月~1岁者38例,2岁者12例。均系母乳喂养。临床分型湿(渗出型)见于肥胖婴儿,皮损红斑密集,粟粒红疹,湿润、渗液、结痂,多对称分

    1989年06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姜国宏治低热经验

    李福增;王其飞;

    <正> 一实证低热1、气郁型田某,女,31岁,职工。1988年8月2日就诊。低热一年余,午后夜晚较重,体温波动在37~38℃,全身乏力,头痛头晕,行经时乳房胀痛,心烦易怒,物理检查无异常,多方治疗不效。形体消瘦,舌淡红,苔白薄滑润,脉弦细。证属肝胆气郁化热。治宜疏肝解郁清热。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9克黄芩9克清半夏3克木香6克当归9克炒栀子4.5克

    1989年0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姜国宏治低热经验

    李福增;王其飞;

    <正> 一实证低热1、气郁型田某,女,31岁,职工。1988年8月2日就诊。低热一年余,午后夜晚较重,体温波动在37~38℃,全身乏力,头痛头晕,行经时乳房胀痛,心烦易怒,物理检查无异常,多方治疗不效。形体消瘦,舌淡红,苔白薄滑润,脉弦细。证属肝胆气郁化热。治宜疏肝解郁清热。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9克黄芩9克清半夏3克木香6克当归9克炒栀子4.5克

    1989年0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病毒性心肌炎治验三则

    游敏;

    <正> 案1:吕某,女,28岁,工人。1989年3月6日就诊。患者3日前感冒后即感胸闷,心悸,气短,劳累后加重,遂去省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口服复方丹参片、ATP片、室安卡因等药,胸闷心悸减轻,但停服室安卡因则心悸如故。近1周来患者服室安卡因后恶心欲呕,难以忍受来诊。诊见面色少华,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而结。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性

    1989年06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病毒性心肌炎治验三则

    游敏;

    <正> 案1:吕某,女,28岁,工人。1989年3月6日就诊。患者3日前感冒后即感胸闷,心悸,气短,劳累后加重,遂去省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口服复方丹参片、ATP片、室安卡因等药,胸闷心悸减轻,但停服室安卡因则心悸如故。近1周来患者服室安卡因后恶心欲呕,难以忍受来诊。诊见面色少华,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而结。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性

    1989年06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养阴化痰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运用

    靳士华;

    <正> 冠心病心律失常,目前文献报导尚无速效方药。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多与心体阴虚、痰浊闭阻有关。故运用养阴化痰纠正冠心病心律失常,多获速效。兹介绍如下。清滑肺气养阴化痰王某,男,55岁,干部。1982年8月2日初诊.1969年患冠心病,1979年患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在150~170/100~116毫米汞柱之间,胆固醇235mg%,β—脂蛋白630mg%,三酸甘油脂375 mg%

    1989年0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养阴化痰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运用

    靳士华;

    <正> 冠心病心律失常,目前文献报导尚无速效方药。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多与心体阴虚、痰浊闭阻有关。故运用养阴化痰纠正冠心病心律失常,多获速效。兹介绍如下。清滑肺气养阴化痰王某,男,55岁,干部。1982年8月2日初诊.1969年患冠心病,1979年患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在150~170/100~116毫米汞柱之间,胆固醇235mg%,β—脂蛋白630mg%,三酸甘油脂375 mg%

    1989年0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顽固性角膜炎治验1例

    李美茹;

    <正> 王某,男,51岁,农民。1988年9月5日初诊。自诉左眼红痛,夜不能眠,在当地医院诊为角膜炎,局部应用抗菌素月余,效果不佳,即来我院求诊。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视力0.1,眼睑红肿,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角膜中央有3×4毫米白色溃疡,边缘不齐,不清洁,莹光素染色阳性,裂隙灯下可见表面有坏死组织,溃疡周围有明显浸润,诊为左角膜溃劣。中医四诊:头目疼痛剧烈,口干,大便干燥,小便黄,凝脂下陷,舌苔黄厚,脉

    1989年06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顽固性角膜炎治验1例

    李美茹;

    <正> 王某,男,51岁,农民。1988年9月5日初诊。自诉左眼红痛,夜不能眠,在当地医院诊为角膜炎,局部应用抗菌素月余,效果不佳,即来我院求诊。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视力0.1,眼睑红肿,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角膜中央有3×4毫米白色溃疡,边缘不齐,不清洁,莹光素染色阳性,裂隙灯下可见表面有坏死组织,溃疡周围有明显浸润,诊为左角膜溃劣。中医四诊:头目疼痛剧烈,口干,大便干燥,小便黄,凝脂下陷,舌苔黄厚,脉

    1989年06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重型痿证治验

    吴春荣;

    <正> 张某,女,22岁。1984年12月15日入院。住院号11841。主诉:四肢麻木半月,上肢痿废不用4天。患者22天前,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8天,出现四肢麻木,脐水平以下感觉迟钝。4天前脐水平以下感觉消失,两下肢驰缓性瘫痪,双上肢无力,感觉迟钝,活动失灵,手不能握物,渐至胸三椎水平以下感觉消失,小便失禁,大

    1989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重型痿证治验

    吴春荣;

    <正> 张某,女,22岁。1984年12月15日入院。住院号11841。主诉:四肢麻木半月,上肢痿废不用4天。患者22天前,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8天,出现四肢麻木,脐水平以下感觉迟钝。4天前脐水平以下感觉消失,两下肢驰缓性瘫痪,双上肢无力,感觉迟钝,活动失灵,手不能握物,渐至胸三椎水平以下感觉消失,小便失禁,大

    1989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清热法之临证应用

    韩先知;

    <正> 一清热解毒法热毒诸证,如痈疮、丹毒、斑疹、咽肿喉痹及毒痢等,在治疗时均宜清热解毒。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野菊花、蚤休等,配合活血化瘀药如赤芍、乳香、没药等,则疗效更佳。案例:郑某,男,28岁,农民。1986年8月6日诊。患者左鼻孔生疮,局部红肿,日渐增大5天,伴恶寒发热,恶心,便结,口渴心烦,体温38.9℃,

    1989年06期 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清热法之临证应用

    韩先知;

    <正> 一清热解毒法热毒诸证,如痈疮、丹毒、斑疹、咽肿喉痹及毒痢等,在治疗时均宜清热解毒。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野菊花、蚤休等,配合活血化瘀药如赤芍、乳香、没药等,则疗效更佳。案例:郑某,男,28岁,农民。1986年8月6日诊。患者左鼻孔生疮,局部红肿,日渐增大5天,伴恶寒发热,恶心,便结,口渴心烦,体温38.9℃,

    1989年06期 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少阴急下症治验举隅

    庞维新;郑德柱;

    <正> 少阴急下症是阳气衰惫,阴血不足,心肾衰竭兼阳明腑实的急症危候,稍有耽误,则可致不良后果。笔者在确保正气的前提下用急下法治疗,每每收到良好效果,举例如下。例1靳某,男,87岁。住院号47582。患者于1988年7月9日因急性胆囊炎并发腹膜炎行“胆囊造瘘术”,术后4天呃逆不止,第6天脘腹胀满拒按,不能进食,大便不通,疑为“肠粘连、梗阻”,用插管洗肠法无效,邀中医治疗。患者面色苍白,嗜睡,脉沉细弱,舌质淡,苔黄厚。此为术后仿血,心肾衰竭,郁

    1989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型辨治

    方殿仕;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之痹症范畴,其发病主要由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外袭所致。急性期宜治其标,慢性过程宜治其本。兹分型辨治如下。偏热型手足小关节红肿胀痛,局部有热感,关节活动受限,行动艰难,或伴有全身低热不适,烦渴汗出,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数。治宜清热解毒,祛瘀通络,少佐搜剔。处方:银花30克连翘15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秦艽15克丹皮10克

    1989年06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少阴急下症治验举隅

    庞维新;郑德柱;

    <正> 少阴急下症是阳气衰惫,阴血不足,心肾衰竭兼阳明腑实的急症危候,稍有耽误,则可致不良后果。笔者在确保正气的前提下用急下法治疗,每每收到良好效果,举例如下。例1靳某,男,87岁。住院号47582。患者于1988年7月9日因急性胆囊炎并发腹膜炎行“胆囊造瘘术”,术后4天呃逆不止,第6天脘腹胀满拒按,不能进食,大便不通,疑为“肠粘连、梗阻”,用插管洗肠法无效,邀中医治疗。患者面色苍白,嗜睡,脉沉细弱,舌质淡,苔黄厚。此为术后仿血,心肾衰竭,郁

    1989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型辨治

    方殿仕;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之痹症范畴,其发病主要由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外袭所致。急性期宜治其标,慢性过程宜治其本。兹分型辨治如下。偏热型手足小关节红肿胀痛,局部有热感,关节活动受限,行动艰难,或伴有全身低热不适,烦渴汗出,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数。治宜清热解毒,祛瘀通络,少佐搜剔。处方:银花30克连翘15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秦艽15克丹皮10克

    1989年06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反治法临证治验

    张建中;

    <正> 一热因热用钱某,男,61岁,农民。患者因患“肠炎”住院治疗月余罔效,自动出院。1984年11月2日应邀往视:患者于床榻上时坐时寐,躁扰不宁,口渴喜热饮,颧颊淡红娇艳,时隐时现,体温39.4℃,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小便清,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微无力。仔细观察,患者虽躁扰,但神志安静,有时踡卧欲寐,身热而

    1989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反治法临证治验

    张建中;

    <正> 一热因热用钱某,男,61岁,农民。患者因患“肠炎”住院治疗月余罔效,自动出院。1984年11月2日应邀往视:患者于床榻上时坐时寐,躁扰不宁,口渴喜热饮,颧颊淡红娇艳,时隐时现,体温39.4℃,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小便清,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微无力。仔细观察,患者虽躁扰,但神志安静,有时踡卧欲寐,身热而

    1989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肾炎治疗八法

    谢惠芬;张成运;

    <正> 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目前认为是免疫反应性疾病。是发生于肾小球的、不明原因、不同病理变化、但临床表现相似的一大类肾脏病。西药疗效不十分满意。我们拟定八种治法辨证施治,效果尚可,介绍如下。一疏风宣肺法适用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因外感而诱发恶寒发热,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咳嗽或喘。脉浮滑数。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方中除重用麻黄外,可

    1989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肾炎治疗八法

    谢惠芬;张成运;

    <正> 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目前认为是免疫反应性疾病。是发生于肾小球的、不明原因、不同病理变化、但临床表现相似的一大类肾脏病。西药疗效不十分满意。我们拟定八种治法辨证施治,效果尚可,介绍如下。一疏风宣肺法适用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因外感而诱发恶寒发热,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咳嗽或喘。脉浮滑数。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方中除重用麻黄外,可

    1989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地榆散外用治疗烫伤105例临床总结

    李鹏举;李翠芝;

    <正> 笔者用地榆散外用治疗烫伤105例,收到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5例均为小儿。男83例,女22例;Ⅰ°伤面(1~3天)9例,Ⅱ°伤面(1~7天)96倒。均属门诊治疗。治疗方法与结果药物组成:生地榆、冰片、硼砂。以3:2:1的比例配伍。

    1989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针药治疗面神经麻痹96例

    么忠柏;

    <正> 自1970年以来,笔者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9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6例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的7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4个月。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起病突然,发现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不能皱眉,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患侧面部肌肉松弛,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漏风,口角流涎,食物常嵌在患侧齿颊间,笑时患侧表情消失。

    1989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地榆散外用治疗烫伤105例临床总结

    李鹏举;李翠芝;

    <正> 笔者用地榆散外用治疗烫伤105例,收到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5例均为小儿。男83例,女22例;Ⅰ°伤面(1~3天)9例,Ⅱ°伤面(1~7天)96倒。均属门诊治疗。治疗方法与结果药物组成:生地榆、冰片、硼砂。以3:2:1的比例配伍。

    1989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针药治疗面神经麻痹96例

    么忠柏;

    <正> 自1970年以来,笔者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9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6例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的7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4个月。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起病突然,发现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不能皱眉,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患侧面部肌肉松弛,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漏风,口角流涎,食物常嵌在患侧齿颊间,笑时患侧表情消失。

    1989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黄土汤临证一得

    于世楼;

    <正> 黄土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原为治疗中焦虚寒,不能摄血而血渗于下的先便后血之远血证而设,具有温脾摄血的功能。方中黄土即伏龙肝,合白术、附子温中祛寒,以恢复脾脏统血的功能;甘草、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反佐,制约温燥之品,以防太过。笔者以本方加减治愈脾虚不能摄血所致的紫癜证2例,报告如下。

    198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重症肌无力1例治验

    王素兰;

    <正>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临床多从补益肝、脾、肾三脏论治。余用清·吴瑭三加减正三气散治疗本病1例,报道如下。范某,女,50岁,1985年5月初诊。患重症肌无力27年,初因产后腹泻及过早劳动,遂致全身乏力,眼睑下垂,咀嚼及吞咽困难,经北京某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多方治疗效果欠佳。自诉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少气乏力,脘腹胀闷,肢体无力,步履艰难,

    198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黄土汤临证一得

    于世楼;

    <正> 黄土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原为治疗中焦虚寒,不能摄血而血渗于下的先便后血之远血证而设,具有温脾摄血的功能。方中黄土即伏龙肝,合白术、附子温中祛寒,以恢复脾脏统血的功能;甘草、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反佐,制约温燥之品,以防太过。笔者以本方加减治愈脾虚不能摄血所致的紫癜证2例,报告如下。

    198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重症肌无力1例治验

    王素兰;

    <正>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临床多从补益肝、脾、肾三脏论治。余用清·吴瑭三加减正三气散治疗本病1例,报道如下。范某,女,50岁,1985年5月初诊。患重症肌无力27年,初因产后腹泻及过早劳动,遂致全身乏力,眼睑下垂,咀嚼及吞咽困难,经北京某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多方治疗效果欠佳。自诉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少气乏力,脘腹胀闷,肢体无力,步履艰难,

    1989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眼肌麻痹治验三则

    夏广坦;夏济勤;

    <正> 例1底某,女,65岁,家务。1980年3月20日初诊。自述因生气引起头晕目眩,心烦失眠,视物成双,行路时必须歪头,并时有鼻衄,前来求治。检查:右眼球内斜,微偏上方,外转受限,有复视现象,烦躁易怒,行动不便,右鼻孔轻微出血,舌质红,苔黄厚微腻,脉弦数。诊断为右眼外直肌麻痹。

    1989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眼肌麻痹治验三则

    夏广坦;夏济勤;

    <正> 例1底某,女,65岁,家务。1980年3月20日初诊。自述因生气引起头晕目眩,心烦失眠,视物成双,行路时必须歪头,并时有鼻衄,前来求治。检查:右眼球内斜,微偏上方,外转受限,有复视现象,烦躁易怒,行动不便,右鼻孔轻微出血,舌质红,苔黄厚微腻,脉弦数。诊断为右眼外直肌麻痹。

    1989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举隅

    石占城;李春艳;

    <正> 一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郭某,女,78岁。1987年11月8日诊。患者体胖,素有阵发性心悸病史。7天前因劳累突发心悸,心率达140次/分,急诊入市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经西地兰等药物治疗,病势稍缓而出院,邀中医诊治。刻诊:心悸气短,眩晕,胸脘满闷,时欲呕不能进食,口稍干不欲饮水,动则悸甚。舌红苔白,脉促而滑。证属痰饮阻中,饮邪凌心。治宜温心脾,利水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治

    1989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妇科病治验二则

    张德江;

    <正> 一、腹部肿块田某,37岁。住院号835136。因小腹肿块3个月余,于1983年8月18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行输卵管结扎手术,术后调养不当,劳役过度,自感乏力不适;2个月后发现小腹部有一肿块,逐渐增大,触之疼痛,伴有精神欠佳,纳谷不香,头晕乏力,午后夜间发热,体质日渐消瘦。左下腹盆腔包块约7×6×5厘米,质硬,光滑,无活动。血常

    1989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举隅

    石占城;李春艳;

    <正> 一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郭某,女,78岁。1987年11月8日诊。患者体胖,素有阵发性心悸病史。7天前因劳累突发心悸,心率达140次/分,急诊入市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经西地兰等药物治疗,病势稍缓而出院,邀中医诊治。刻诊:心悸气短,眩晕,胸脘满闷,时欲呕不能进食,口稍干不欲饮水,动则悸甚。舌红苔白,脉促而滑。证属痰饮阻中,饮邪凌心。治宜温心脾,利水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治

    1989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妇科病治验二则

    张德江;

    <正> 一、腹部肿块田某,37岁。住院号835136。因小腹肿块3个月余,于1983年8月18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行输卵管结扎手术,术后调养不当,劳役过度,自感乏力不适;2个月后发现小腹部有一肿块,逐渐增大,触之疼痛,伴有精神欠佳,纳谷不香,头晕乏力,午后夜间发热,体质日渐消瘦。左下腹盆腔包块约7×6×5厘米,质硬,光滑,无活动。血常

    1989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6例

    阎志刚;

    <正> 笔者从1985年~1988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6例(设中药组、西药组各20例,作为对照),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多为门诊及住院患者,部分来自家庭病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表面均有化脓灶。化验室检查白细胞均在1万/立方毫米以上。并均在它处用过退热药、抗菌素及中药等未愈而来诊治疗者。三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

    1989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6例

    阎志刚;

    <正> 笔者从1985年~1988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6例(设中药组、西药组各20例,作为对照),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多为门诊及住院患者,部分来自家庭病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表面均有化脓灶。化验室检查白细胞均在1万/立方毫米以上。并均在它处用过退热药、抗菌素及中药等未愈而来诊治疗者。三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

    1989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34例

    白佩莹;

    <正> 乳腺增生,祖国医学称为“乳癣”。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为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因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相对增多,使腺小叶增生。祖国医学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都结,肝气横逆,痰瘀胁下,结为乳癖。1979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34例,收到较为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989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利胆活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4例

    韩福谦;王雪玉;

    <正> 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以50岁以下为最多。病程1年以内12例,1~5年14例,6年以上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向右肩胛放射,伴有口苦、纳差、恶心呕吐或黄疸,发热,大便于等。胆囊区均有明显压痛,经胆囊造影或“B”型超声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1989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34例

    白佩莹;

    <正> 乳腺增生,祖国医学称为“乳癣”。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为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因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相对增多,使腺小叶增生。祖国医学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都结,肝气横逆,痰瘀胁下,结为乳癖。1979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34例,收到较为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989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利胆活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4例

    韩福谦;王雪玉;

    <正> 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以50岁以下为最多。病程1年以内12例,1~5年14例,6年以上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向右肩胛放射,伴有口苦、纳差、恶心呕吐或黄疸,发热,大便于等。胆囊区均有明显压痛,经胆囊造影或“B”型超声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1989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糖皮质激素与营卫失和

    贾树培;

    <正> 营卫失和是《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概括,包括①卫强营弱:卫阳浮盛于肌表,营阴失守而汗自出(原文第12、96条)。②卫弱营强: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原文第53条)。其症均有自汗出,发热或不发热。但临床上原发本证并不多见,而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等)致自汗出者甚多。医者临证对感冒发热患者(尤其小儿),为图一时之效,常给予或过量给予激素类药

    1989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节律紊乱综合征22例疗效观察

    段国桥;

    <正> 胃节律紊乱综合征(GDS)主要是以不规律上腹部隐痛,嘈杂不适,食后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特异性胃电图改变并除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22例,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5例,女17例,年龄20岁以下1例,21~40岁16例,41岁以上5例;

    1989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节律紊乱综合征22例疗效观察

    段国桥;

    <正> 胃节律紊乱综合征(GDS)主要是以不规律上腹部隐痛,嘈杂不适,食后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特异性胃电图改变并除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22例,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5例,女17例,年龄20岁以下1例,21~40岁16例,41岁以上5例;

    1989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糖皮质激素与营卫失和

    贾树培;

    <正> 营卫失和是《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概括,包括①卫强营弱:卫阳浮盛于肌表,营阴失守而汗自出(原文第12、96条)。②卫弱营强: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原文第53条)。其症均有自汗出,发热或不发热。但临床上原发本证并不多见,而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等)致自汗出者甚多。医者临证对感冒发热患者(尤其小儿),为图一时之效,常给予或过量给予激素类药

    1989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子午流注开穴简易法

    朱子钰;张军平;解友才;

    <正> 子午流注是根据人体内部存在的“近似昼夜节奏”这一生理现象,按时循经开穴的一古典针法。具体运用为:(1)以干定经,以经推穴;(2)阳进阴退,阴阳交错;(3)经生经,穴生穴;(4)气纳三焦,血归包络;(5)返本还原;(6)时辰间隔。这六个重要特点规律,结合经络基本理论知识,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一古典针法。但在临床实际中不可能随身携带“子午流注取穴图”或“子午流注计算

    1989年06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子午流注开穴简易法

    朱子钰;张军平;解友才;

    <正> 子午流注是根据人体内部存在的“近似昼夜节奏”这一生理现象,按时循经开穴的一古典针法。具体运用为:(1)以干定经,以经推穴;(2)阳进阴退,阴阳交错;(3)经生经,穴生穴;(4)气纳三焦,血归包络;(5)返本还原;(6)时辰间隔。这六个重要特点规律,结合经络基本理论知识,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一古典针法。但在临床实际中不可能随身携带“子午流注取穴图”或“子午流注计算

    1989年06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头针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83例疗效观察

    陈彦洪;

    <正> 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我们采用头针为主配合体针和中西药治疗脑血栓形成83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3例均为住院病员,男53例,女3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1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天。眼底动脉不同程度硬化者67例;高血压者47例。83例均经腰穿、头颅“CT”扫描检查,确诊为“脑梗塞”。

    1989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头针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83例疗效观察

    陈彦洪;

    <正> 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我们采用头针为主配合体针和中西药治疗脑血栓形成83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3例均为住院病员,男53例,女3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1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天。眼底动脉不同程度硬化者67例;高血压者47例。83例均经腰穿、头颅“CT”扫描检查,确诊为“脑梗塞”。

    1989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梨状肌综合征206例临床观察

    徐梦林;石小五;赵建华;

    <正> 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因其解剖学特点和临床表现酷似坐骨神经痛,故误诊误治者颇众,为了明确诊断和有效地治疗,我们以按摩为主配合针灸治疗206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06例中,男120例,女86例;30岁以下34例,31~50岁157例,51岁以上15例;病程在半年以内者155例,7个月~1年28例,2年以上23例。半年以内就诊的患者,占2/3以上;工人57例,农民62例,干部

    1989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山药鸡内金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35例

    孙玉岚;

    <正> 我科1988年在门诊用山药鸡内金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5例中,男21例,女14例;1岁以内26人,2~3岁9人;病程最短3天,最长64天。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每日5~10次者24例,11次以上者11例。均为蛋黄汤样稀水便,伴纳差、腹胀或恶心呕

    1989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梨状肌综合征206例临床观察

    徐梦林;石小五;赵建华;

    <正> 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因其解剖学特点和临床表现酷似坐骨神经痛,故误诊误治者颇众,为了明确诊断和有效地治疗,我们以按摩为主配合针灸治疗206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06例中,男120例,女86例;30岁以下34例,31~50岁157例,51岁以上15例;病程在半年以内者155例,7个月~1年28例,2年以上23例。半年以内就诊的患者,占2/3以上;工人57例,农民62例,干部

    1989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山药鸡内金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35例

    孙玉岚;

    <正> 我科1988年在门诊用山药鸡内金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5例中,男21例,女14例;1岁以内26人,2~3岁9人;病程最短3天,最长64天。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每日5~10次者24例,11次以上者11例。均为蛋黄汤样稀水便,伴纳差、腹胀或恶心呕

    1989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阳萎分组治疗513例临床分析

    王根基;徐薇;

    <正> 阳萎系指阴茎不能正常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性交。根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与精神性两大类,其中后者约占85~90%。我们从1987年以来分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治疗阳萎5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20~30岁113例,31~40岁133例,41~50岁142例,51~60岁94例,61岁以上者31例。职业:技术人员89例,干部155例,工人127例,

    1989年06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阳萎分组治疗513例临床分析

    王根基;徐薇;

    <正> 阳萎系指阴茎不能正常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性交。根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与精神性两大类,其中后者约占85~90%。我们从1987年以来分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治疗阳萎5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20~30岁113例,31~40岁133例,41~50岁142例,51~60岁94例,61岁以上者31例。职业:技术人员89例,干部155例,工人127例,

    1989年06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针刺放血治疗“红眼病”51例

    安英俊;曹春莉;

    <正> “红眼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暴发火眼”。我们采用针刺放血治疗51例,收到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1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为17~65岁。治疗方法

    1989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针刺放血治疗“红眼病”51例

    安英俊;曹春莉;

    <正> “红眼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暴发火眼”。我们采用针刺放血治疗51例,收到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1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为17~65岁。治疗方法

    1989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普济消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82例

    李瑞玉;

    <正> 我院自1988年7月至1988年9月用普济消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82例,并设西药治疗组82例对照,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中药(普济消毒饮)组82例,男53例,女29例,最小4岁,最大70岁,平均37岁;西药组82

    1989年06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赵树仪老师治疗痛经经验

    黄小愚;

    <正> 赵树仪老师认为,痛经是由胞中气血不畅引起的,通调气血是治疗痛经的基本原则。气血充沛,气顺血和,则经行畅达和平自然无痛经之苦。一旦气血虚弱血海空虚,则气失畅达;或气滞血瘀,气血运行受阻,皆可发生痛经。为此,赵老师认为在临证中要审查病因病机,从以下几方面治疗。

    1989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赵树仪老师治疗痛经经验

    黄小愚;

    <正> 赵树仪老师认为,痛经是由胞中气血不畅引起的,通调气血是治疗痛经的基本原则。气血充沛,气顺血和,则经行畅达和平自然无痛经之苦。一旦气血虚弱血海空虚,则气失畅达;或气滞血瘀,气血运行受阻,皆可发生痛经。为此,赵老师认为在临证中要审查病因病机,从以下几方面治疗。

    1989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普济消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82例

    李瑞玉;

    <正> 我院自1988年7月至1988年9月用普济消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82例,并设西药治疗组82例对照,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中药(普济消毒饮)组82例,男53例,女29例,最小4岁,最大70岁,平均37岁;西药组82

    1989年06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多食症治验一则

    游勇;

    <正> 张某,女,40岁,工人。1989年4月8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因工作紧张,情志抑郁,劳累过度,突然出现饥饿欲食之感。曾到某医院诊治。经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其余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1、浅表性胃炎。2、神经性多食症。曾服玉女煎、沙参麦门冬汤、血府逐瘀汤加味数剂均无效,遂来我院诊治。现多食易饥,尤以夜间为甚,日进

    1989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多食症治验一则

    游勇;

    <正> 张某,女,40岁,工人。1989年4月8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因工作紧张,情志抑郁,劳累过度,突然出现饥饿欲食之感。曾到某医院诊治。经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其余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1、浅表性胃炎。2、神经性多食症。曾服玉女煎、沙参麦门冬汤、血府逐瘀汤加味数剂均无效,遂来我院诊治。现多食易饥,尤以夜间为甚,日进

    1989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中医气的本质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王风熙;林秀贞;

    <正> 气是祖国医学特有的名词之一,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从人体的生理、病理角度,根据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本文试将中医的气用现代科学理论观点,加以探讨。一气与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对于生命的认识,古人认为气是世界万物生生化化的根本,气是生命的本源,气绝则死。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是气的作用。如《医方考·气

    1989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中医气的本质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王风熙;林秀贞;

    <正> 气是祖国医学特有的名词之一,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从人体的生理、病理角度,根据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本文试将中医的气用现代科学理论观点,加以探讨。一气与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对于生命的认识,古人认为气是世界万物生生化化的根本,气是生命的本源,气绝则死。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是气的作用。如《医方考·气

    1989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谈虚劳病从脾肾论治

    曲淑兰;

    <正> 历代医家对虚劳的论述很多,《内经》提出“五劳所伤”、“精气夺则虚”,说明劳伤过度可耗损阴血与阳气,伤及五脏,形成虚损。汉代张仲景列虚劳专篇,对虚劳的脉证治叙述尤详,治法上运用甘温扶阳、扶正祛邪、去瘀生新等法,尤为重视从脾肾论治,对指导虚劳内伤杂病的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1989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谈虚劳病从脾肾论治

    曲淑兰;

    <正> 历代医家对虚劳的论述很多,《内经》提出“五劳所伤”、“精气夺则虚”,说明劳伤过度可耗损阴血与阳气,伤及五脏,形成虚损。汉代张仲景列虚劳专篇,对虚劳的脉证治叙述尤详,治法上运用甘温扶阳、扶正祛邪、去瘀生新等法,尤为重视从脾肾论治,对指导虚劳内伤杂病的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1989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试探张元素的成功因素

    赵玉辰;

    <正> 张元素(1151~1234)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自学成才的医学大家,他自辟门庭,发皇脏腑辨证和归经用药的学术思想,被推崇为易水学派的开山,对金元以后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就他赖以成功的因素加以探讨。一时代背景张元素生活在十二世纪金王朝统治的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影响。金王朝自1115年建立于北方,迫使宋廷偏安于江南,形成宋金

    1989年06期 3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试探张元素的成功因素

    赵玉辰;

    <正> 张元素(1151~1234)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自学成才的医学大家,他自辟门庭,发皇脏腑辨证和归经用药的学术思想,被推崇为易水学派的开山,对金元以后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就他赖以成功的因素加以探讨。一时代背景张元素生活在十二世纪金王朝统治的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影响。金王朝自1115年建立于北方,迫使宋廷偏安于江南,形成宋金

    1989年06期 3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伤寒论》中小便异常的临床意义

    卢月英;

    <正> 《伤寒论》中对小便的论述,粗略统计约有60余条,内容丰富,临床意义广泛,综合简析如下。一明津液存亡小便系五液之一,膀胱为津液之府,“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若人体津液充盛,可外泽皮毛,内濡脏腑,小便亦会通利正常。若热盛伤津,或误用汗下伤阴,均可致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常表现小便难、小便不利。因此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观察小便量的多少、利与不利,可知体内津液之存亡。

    1989年06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伤寒论》中小便异常的临床意义

    卢月英;

    <正> 《伤寒论》中对小便的论述,粗略统计约有60余条,内容丰富,临床意义广泛,综合简析如下。一明津液存亡小便系五液之一,膀胱为津液之府,“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若人体津液充盛,可外泽皮毛,内濡脏腑,小便亦会通利正常。若热盛伤津,或误用汗下伤阴,均可致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常表现小便难、小便不利。因此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观察小便量的多少、利与不利,可知体内津液之存亡。

    1989年06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润脂膏治疗鹅掌风88例

    张书林;张建明;阎风艳;

    <正> 我们从1984年至1986年用自配润脂膏治疗鹅掌风88例,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 88例中,男29例,女59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年半,最长17年;病情Ⅰ度:手足指趾及手足心起小水泡,抓破有黄水流出,皮肤不荣,自觉灼痒;Ⅱ度:手足掌叠起白皮,皮肤粗糙变厚,痛痒,有小丘疹,渗出黄水;Ⅲ度:癣苔

    1989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润脂膏治疗鹅掌风88例

    张书林;张建明;阎风艳;

    <正> 我们从1984年至1986年用自配润脂膏治疗鹅掌风88例,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 88例中,男29例,女59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年半,最长17年;病情Ⅰ度:手足指趾及手足心起小水泡,抓破有黄水流出,皮肤不荣,自觉灼痒;Ⅱ度:手足掌叠起白皮,皮肤粗糙变厚,痛痒,有小丘疹,渗出黄水;Ⅲ度:癣苔

    1989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中医心理疗法刍议

    和贵章;李僖如;海霞;

    <正> 心理疗法是一门非常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祖国医籍中随处可寻,尤其《内经》奠定了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以后历代医家对心理疗法皆有发展,至金元时代张子和应用心理疗法达到了一个顶峰,不仅在祖国医学心理疗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是在世界医学史中亦属罕见。就其所取得的成就堪称心理疗法大师,所遗有关心理疗法著作至今仍有非常

    1989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中医心理疗法刍议

    和贵章;李僖如;海霞;

    <正> 心理疗法是一门非常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祖国医籍中随处可寻,尤其《内经》奠定了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以后历代医家对心理疗法皆有发展,至金元时代张子和应用心理疗法达到了一个顶峰,不仅在祖国医学心理疗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是在世界医学史中亦属罕见。就其所取得的成就堪称心理疗法大师,所遗有关心理疗法著作至今仍有非常

    1989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中药新型饮片的使用

    周汝昌;

    <正> 中药新型饮片由邯郸药材公司新型饮片厂研制成功。它代替了中国传统用戥子称药的方法,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符合国家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进行粉碎、干燥、灭菌、单味定量,分装而成的颗粒状饮片,经我院中药房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一使用方法将药取回后,煎煮前首先按处方核对药味及剂量,然后将药袋剪开,装于纱布袋,放入砂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10~12分钟后,开始

    1989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中药新型饮片的使用

    周汝昌;

    <正> 中药新型饮片由邯郸药材公司新型饮片厂研制成功。它代替了中国传统用戥子称药的方法,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符合国家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进行粉碎、干燥、灭菌、单味定量,分装而成的颗粒状饮片,经我院中药房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一使用方法将药取回后,煎煮前首先按处方核对药味及剂量,然后将药袋剪开,装于纱布袋,放入砂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10~12分钟后,开始

    1989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新编常用中药药性赋

    于世良;李俊杰;王书芬;付文才;

    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中医药人员增强业务素质、提高临床效果的关键所在。于世良、李俊杰等同志编写的《新编常用中药药性赋》是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第五版《中药学》的分类原则,把近四百味药物的主要功能编成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实用性强的歌诀,对学习中药的各级医药人员将大有裨益。

    1989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新编常用中药药性赋

    于世良;李俊杰;王书芬;付文才;

    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中医药人员增强业务素质、提高临床效果的关键所在。于世良、李俊杰等同志编写的《新编常用中药药性赋》是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第五版《中药学》的分类原则,把近四百味药物的主要功能编成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实用性强的歌诀,对学习中药的各级医药人员将大有裨益。

    1989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延寿精”抗衰老作用的动物实验观察

    张士舜;陈桂芳;郑航;张峥;韩荣庆;

    <正> 延年益寿是人们多年来渴望实现的愿望,由于科学的发展对于衰老的机制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了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抗衰老饮料,重点观察其抗过氧化脂质,增加活力、耐力及耐缺氧,血中性激素及对空间分辨学习和记忆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并与日前广泛应用的抗衰老药物还精煎、人参蜂王浆、西洋参蜂王浆等进行了比较。

    1989年06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延寿精”抗衰老作用的动物实验观察

    张士舜;陈桂芳;郑航;张峥;韩荣庆;

    <正> 延年益寿是人们多年来渴望实现的愿望,由于科学的发展对于衰老的机制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了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抗衰老饮料,重点观察其抗过氧化脂质,增加活力、耐力及耐缺氧,血中性激素及对空间分辨学习和记忆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并与日前广泛应用的抗衰老药物还精煎、人参蜂王浆、西洋参蜂王浆等进行了比较。

    1989年06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瘈疭验案一则

    王五寿;

    <正> 郝某,男,34岁,大港农场工人。1986年3月始见失眠、心悸、头晕、乏力,月余后上述症状加重,时有抽搐。发作时颈稍后仰,四肢抽动,神志清醒,能简单而正确对答。每次发作历时1~2分钟后自行缓解。重时连续几天发作,轻则可间隔2~3月一发。病发后不昏睡,自感疲惫、烦乱、心悸、周身拘

    1989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瘈疭验案一则

    王五寿;

    <正> 郝某,男,34岁,大港农场工人。1986年3月始见失眠、心悸、头晕、乏力,月余后上述症状加重,时有抽搐。发作时颈稍后仰,四肢抽动,神志清醒,能简单而正确对答。每次发作历时1~2分钟后自行缓解。重时连续几天发作,轻则可间隔2~3月一发。病发后不昏睡,自感疲惫、烦乱、心悸、周身拘

    1989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嗣育汤治疗精子成活率低下300例临床观察

    顾春生;李立;顾志立;

    <正> 1969年~1989年我们用自拟嗣育汤治疗精子成活率低下3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0例均是门诊治疗。年龄:22~26岁93例,27~31岁116例,32~36岁82例,37~46岁9例。病程:1~3年91例,4~6年112例,7~9年79例,10~23年18例。凡患者经两次以上精液检查,精子成活率均低于50%者均属本组收治对象。

    1989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嗣育汤治疗精子成活率低下300例临床观察

    顾春生;李立;顾志立;

    <正> 1969年~1989年我们用自拟嗣育汤治疗精子成活率低下3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0例均是门诊治疗。年龄:22~26岁93例,27~31岁116例,32~36岁82例,37~46岁9例。病程:1~3年91例,4~6年112例,7~9年79例,10~23年18例。凡患者经两次以上精液检查,精子成活率均低于50%者均属本组收治对象。

    1989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