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心胶囊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艾发元,孙国,杨宝元,赵成丽,李艳,王正新,刘莹

    为寻求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安心胶囊,对照组服用心律平,连续2周.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9.05%(P<0.05).安心胶囊是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安全有效药物.

    1998年04期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安心胶囊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艾发元,孙国,杨宝元,赵成丽,李艳,王正新,刘莹

    为寻求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安心胶囊,对照组服用心律平,连续2周.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9.05%(P<0.05).安心胶囊是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安全有效药物.

    1998年04期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越婢汤治验2例

    李跃进

    <正>越婢汤是张仲景治疗风水的主要方剂之一.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急性肾小球肾炎李某,男,40岁,工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用青霉素静点和中药煎剂口服治疗无好转来诊.证见尿少,腰酸,恶寒,纳呆,咳嗽.查体:面色黄白,睑结膜及口唇苍白,面部及下肢水肿,舌苔腻,脉沉无力.化验;尿蛋白(+++),红细胞1~3个/HP,白细胞1~4个/HP,颗粒管型0~1个/HP,血尿素氮14mmol/L.辨证:肾虚水无所主;脾阳不振而被湿困;风邪犯肺,肺气不宣,水泛不利.治当祛邪兼以固本.方用越婢汤加减:麻黄15g,石膏15g,甘草

    1998年04期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越婢汤治验2例

    李跃进

    <正>越婢汤是张仲景治疗风水的主要方剂之一.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急性肾小球肾炎李某,男,40岁,工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用青霉素静点和中药煎剂口服治疗无好转来诊.证见尿少,腰酸,恶寒,纳呆,咳嗽.查体:面色黄白,睑结膜及口唇苍白,面部及下肢水肿,舌苔腻,脉沉无力.化验;尿蛋白(+++),红细胞1~3个/HP,白细胞1~4个/HP,颗粒管型0~1个/HP,血尿素氮14mmol/L.辨证:肾虚水无所主;脾阳不振而被湿困;风邪犯肺,肺气不宣,水泛不利.治当祛邪兼以固本.方用越婢汤加减:麻黄15g,石膏15g,甘草

    1998年04期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痛经胶囊治疗痛经112例疗效观察

    李云端,尚小平

    自制病经胶囊治疗气血瘀滞、寒湿凝滞所致的痛经112例.痊愈84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

    1998年04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痛经胶囊治疗痛经112例疗效观察

    李云端,尚小平

    自制病经胶囊治疗气血瘀滞、寒湿凝滞所致的痛经112例.痊愈84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

    1998年04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通脉汤治疗雷诺氏病20例

    赵建群,赵德勇

    <正>我们自拟通脉汤治疗雷诺氏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门诊15例,住院5例;女18例,男2例;年龄12~15岁2例,16~25岁10例,26~35岁5例,36岁以上3例;病程<1年者5例,2~5年者12例,6年以上者3例.2 治疗方法2.1 通脉汤基本方 当归15g,桂枝15g,白芍药15g,木通5g,细辛6g,附子12g,大黄(酒制)10g,大枣10g,甘草10g.2.2 应用方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ml,分2次服用.药渣加水适量煮沸后熏洗患处.2.3 加减法 若内有久寒者,加吴茱萸10g,生姜5g;情绪易激动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疼痛甚

    1998年04期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通脉汤治疗雷诺氏病20例

    赵建群,赵德勇

    <正>我们自拟通脉汤治疗雷诺氏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门诊15例,住院5例;女18例,男2例;年龄12~15岁2例,16~25岁10例,26~35岁5例,36岁以上3例;病程<1年者5例,2~5年者12例,6年以上者3例.2 治疗方法2.1 通脉汤基本方 当归15g,桂枝15g,白芍药15g,木通5g,细辛6g,附子12g,大黄(酒制)10g,大枣10g,甘草10g.2.2 应用方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ml,分2次服用.药渣加水适量煮沸后熏洗患处.2.3 加减法 若内有久寒者,加吴茱萸10g,生姜5g;情绪易激动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疼痛甚

    1998年04期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面部油性皮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附328例对照分析

    韩玲华,韦湘林

    通过328例冠心病(CHD)和非冠心病者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将其面部皮肤分为油性和干性2种类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在CHD组的171例中,面部皮肤属油性者118例,占69%;非冠心病组157中,面部皮肤属油性者26例,占16.6%.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CHD者中面部皮肤属油性者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其发生率与CHD呈正相关性(r=0.53,P<0.001).这一发现对CHD的防治和探讨其发病原因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998年04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面部油性皮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附328例对照分析

    韩玲华,韦湘林

    通过328例冠心病(CHD)和非冠心病者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将其面部皮肤分为油性和干性2种类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在CHD组的171例中,面部皮肤属油性者118例,占69%;非冠心病组157中,面部皮肤属油性者26例,占16.6%.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CHD者中面部皮肤属油性者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其发生率与CHD呈正相关性(r=0.53,P<0.001).这一发现对CHD的防治和探讨其发病原因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998年04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呕吐128例

    宋阿冬

    <正>笔者自1995~1997年,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呕吐128例,收到理想疗效,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28例中,男77例,女51例;年龄1岁38例,2~3岁30例,4岁以上60例;胃寒型42例,胃热型25例,伤食型31例,虚火型23例,夹惊型7例.不包括西医之胃肠道畸形和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者.2 治疗方法2.1 基本方 清半夏15g,厚朴8g,积壳15g,桔梗8g,陈皮10g,藿香10g,佩兰8g,砂仁10g,白芷10g,威灵仙10g,焦三仙30g.2.2 辨证加减 胃寒型加于姜15g,丁香10g,吴茱萸10g;胃热型加竹茹15g,黄连10g;伤食型加槟榔15g,莱菔子15g;虚火型加生地黄20g,沙参15g;夹惊型加黄连109,竹茹10g,朱砂2g.2.3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白醋调膏,每次取适量敷于双侧内关和神阙,每次敷4~10h,婴儿贴敷时间不超过4h,嘱家长敷后频繁按摩内关穴.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呕吐128例

    宋阿冬

    <正>笔者自1995~1997年,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呕吐128例,收到理想疗效,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28例中,男77例,女51例;年龄1岁38例,2~3岁30例,4岁以上60例;胃寒型42例,胃热型25例,伤食型31例,虚火型23例,夹惊型7例.不包括西医之胃肠道畸形和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者.2 治疗方法2.1 基本方 清半夏15g,厚朴8g,积壳15g,桔梗8g,陈皮10g,藿香10g,佩兰8g,砂仁10g,白芷10g,威灵仙10g,焦三仙30g.2.2 辨证加减 胃寒型加于姜15g,丁香10g,吴茱萸10g;胃热型加竹茹15g,黄连10g;伤食型加槟榔15g,莱菔子15g;虚火型加生地黄20g,沙参15g;夹惊型加黄连109,竹茹10g,朱砂2g.2.3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白醋调膏,每次取适量敷于双侧内关和神阙,每次敷4~10h,婴儿贴敷时间不超过4h,嘱家长敷后频繁按摩内关穴.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四通散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8例临床观察

    周潮,佟杰,单友琴,杨洪波,杜蕊,高长山,孙春燕,李晓哲

    自拟四通散薰洗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218例,同时与维生素B族治疗100例作对照观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1%,对照组为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四通散外洗可迅速消除及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各种症状,降低血糖.

    1998年04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四通散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8例临床观察

    周潮,佟杰,单友琴,杨洪波,杜蕊,高长山,孙春燕,李晓哲

    自拟四通散薰洗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218例,同时与维生素B族治疗100例作对照观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1%,对照组为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四通散外洗可迅速消除及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各种症状,降低血糖.

    1998年04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血府逐瘀汤治疗经前头痛发热的临床体会

    赫冀桂,梁凤慈

    <正>我们在临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经前头痛、发热,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高某,33岁,已婚.近2月来,每于月经前出现头痛、发热(T37.5~38℃),尤于夜间加重,服用解热镇痛药症状不减,月经来潮时血色紫黯,有血块,小腹坠痛.此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上述症状,同时伴有小腹胀痛拒按.望其面色黯黑,舌紫,脉细涩.此乃瘀血内结所致.治宜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红花h5g,桃仁10,赤芍药10g,川芎10g,当归20g,生地黄10g,柴胡10g,枳壳10g,川牛膝15g,牡丹皮10g,大黄10g,蒲黄10g,五灵脂10g.水煎服,日1剂.服用4剂后,体温下降,头痛减轻,热

    1998年04期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血府逐瘀汤治疗经前头痛发热的临床体会

    赫冀桂,梁凤慈

    <正>我们在临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经前头痛、发热,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高某,33岁,已婚.近2月来,每于月经前出现头痛、发热(T37.5~38℃),尤于夜间加重,服用解热镇痛药症状不减,月经来潮时血色紫黯,有血块,小腹坠痛.此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上述症状,同时伴有小腹胀痛拒按.望其面色黯黑,舌紫,脉细涩.此乃瘀血内结所致.治宜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红花h5g,桃仁10,赤芍药10g,川芎10g,当归20g,生地黄10g,柴胡10g,枳壳10g,川牛膝15g,牡丹皮10g,大黄10g,蒲黄10g,五灵脂10g.水煎服,日1剂.服用4剂后,体温下降,头痛减轻,热

    1998年04期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化症汤治疗卵巢囊肿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春良

    <正>卵巢囊肿属中医症瘕、积聚范畴.其临床特征为妇女下腹胞宫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或出血.在已婚妇女中颇为常见.1993~1997年,笔者用自拟化症汤化裁,以活血祛瘀为主,辅以理气化痰诸药,共收治48例卵巢囊肿患者,获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囊肿直径1.5~3cm 33例,4~8cm13例,9cm以上2例(并发子宫肌瘤2例,附件炎7例,盆腔感染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均已婚;无孕育史4例,生育1~4胎44例;干部职工16例,农民29例,个体工商业者3例;体胖37例,体瘦11例;自觉下腹隐痛而到我院作B超检查,发现卵巢囊肿者6例,妇科普查发现卵巢囊肿者42例;血常规检查:WBC明显增高13例,WBC正常35例.

    1998年04期 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化症汤治疗卵巢囊肿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春良

    <正>卵巢囊肿属中医症瘕、积聚范畴.其临床特征为妇女下腹胞宫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或出血.在已婚妇女中颇为常见.1993~1997年,笔者用自拟化症汤化裁,以活血祛瘀为主,辅以理气化痰诸药,共收治48例卵巢囊肿患者,获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囊肿直径1.5~3cm 33例,4~8cm13例,9cm以上2例(并发子宫肌瘤2例,附件炎7例,盆腔感染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均已婚;无孕育史4例,生育1~4胎44例;干部职工16例,农民29例,个体工商业者3例;体胖37例,体瘦11例;自觉下腹隐痛而到我院作B超检查,发现卵巢囊肿者6例,妇科普查发现卵巢囊肿者42例;血常规检查:WBC明显增高13例,WBC正常35例.

    1998年04期 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宫血康冲剂降低利凡诺引产胎盘胎膜残留率临床观察

    刘丽新,采贺坤,田焕格,李爱珍,王凤巧

    <正>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率和降低清宫率,我们对110例利凡诺引产者同时加服宫血康冲剂,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18例中期引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8例;年龄18~42岁;妊娠16~20周72例,21~24周76例,25~28周60例,29周以上10例;2组年龄、孕周大致相同,有可比性.2 方法凡引产无禁忌症者,常规操作,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观察组于注射当日即口服宫血康冲剂(河北省活血化瘀研究中心提供.主要成分由当归、川芎、益母草、蒲公英、败酱草、人参等组成).每次1袋,1日3次,服至胎儿娩出,恶露停止.一般不行清宫术,不用西药宫缩剂、止血剂及抗菌药物.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常规行清宫术,给宫缩剂、止血

    1998年04期 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宫血康冲剂降低利凡诺引产胎盘胎膜残留率临床观察

    刘丽新,采贺坤,田焕格,李爱珍,王凤巧

    <正>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率和降低清宫率,我们对110例利凡诺引产者同时加服宫血康冲剂,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18例中期引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8例;年龄18~42岁;妊娠16~20周72例,21~24周76例,25~28周60例,29周以上10例;2组年龄、孕周大致相同,有可比性.2 方法凡引产无禁忌症者,常规操作,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观察组于注射当日即口服宫血康冲剂(河北省活血化瘀研究中心提供.主要成分由当归、川芎、益母草、蒲公英、败酱草、人参等组成).每次1袋,1日3次,服至胎儿娩出,恶露停止.一般不行清宫术,不用西药宫缩剂、止血剂及抗菌药物.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常规行清宫术,给宫缩剂、止血

    1998年04期 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

    王渝,崔丽

    <正>高脂血症为临床常见病症,是指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异常增高,为导致动脉硬化最危险的因素之一,与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对于高脂血症的防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自拟中药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症50例,获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36~62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以血清胆固M>5.7mmol/L或甘油三脂>1.7mmol/L者作为观察对象.2 治疗方法禁食高脂类食物1周后,晨起空腹采血,用血脂酶法检查.并做其它常规检查,以排除肝、肾、糖尿病等疾患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降脂灵汤剂口服,日1剂.2个月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均复查血脂,在服药期间均不服用其它任何降脂药物.

    1998年04期 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

    王渝,崔丽

    <正>高脂血症为临床常见病症,是指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异常增高,为导致动脉硬化最危险的因素之一,与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对于高脂血症的防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自拟中药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症50例,获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36~62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以血清胆固M>5.7mmol/L或甘油三脂>1.7mmol/L者作为观察对象.2 治疗方法禁食高脂类食物1周后,晨起空腹采血,用血脂酶法检查.并做其它常规检查,以排除肝、肾、糖尿病等疾患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降脂灵汤剂口服,日1剂.2个月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均复查血脂,在服药期间均不服用其它任何降脂药物.

    1998年04期 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宁心汤治疗心律失常129例临床观察

    张淑亭,侯桂荣,刘桂宇,邢阳

    <正>1989~1998年,我们用宁心汤治疗心律失常129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68例,女61例;年龄20岁以下25例,21~30岁 29例,31~40岁 31例,41~50岁20岁,51~60岁15例,61岁以上7例;室性早搏65例(其中伴二联、三联、四联律者38例),心房纤维性颤动18例,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17例,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及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房性早搏伴心房纤维性颤动5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临床诊断: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45例,病毒性心肌炎45例,高血压病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例,肥厚性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1.2 临床表现 表现程度不等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头晕多汗,乏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涩或结或代或结代.诱发因素多与劳累过度、阴雨寒冷和情绪波动有关.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宁心汤治疗心律失常129例临床观察

    张淑亭,侯桂荣,刘桂宇,邢阳

    <正>1989~1998年,我们用宁心汤治疗心律失常129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68例,女61例;年龄20岁以下25例,21~30岁 29例,31~40岁 31例,41~50岁20岁,51~60岁15例,61岁以上7例;室性早搏65例(其中伴二联、三联、四联律者38例),心房纤维性颤动18例,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17例,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及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房性早搏伴心房纤维性颤动5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临床诊断: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45例,病毒性心肌炎45例,高血压病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例,肥厚性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1.2 临床表现 表现程度不等的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头晕多汗,乏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涩或结或代或结代.诱发因素多与劳累过度、阴雨寒冷和情绪波动有关.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三散止血汤治疗血瘀崩漏60例疗效观察

    胡曼娟

    <正>1996年,笔者用自拟三散止血汤治疗血瘀崩漏60例,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全部符合血瘀崩漏诊断标准.1.2 一般情况 年龄20岁以下6例,21~30岁18例,31~39岁25例,40~49岁7例,50岁以上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6例,分娩、人流和药流后14例,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良性)9例,上节育环后6例,其它5例.出血持续时间10日以内9例,11~20日24例,21~30日19例,31日以上8例.气滞血瘀型19例,寒凝血瘀型5例,血热血瘀型31例,气虚血瘀型5例.1.3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妇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崩漏之诊断标准,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经血

    1998年04期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三散止血汤治疗血瘀崩漏60例疗效观察

    胡曼娟

    <正>1996年,笔者用自拟三散止血汤治疗血瘀崩漏60例,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全部符合血瘀崩漏诊断标准.1.2 一般情况 年龄20岁以下6例,21~30岁18例,31~39岁25例,40~49岁7例,50岁以上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6例,分娩、人流和药流后14例,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良性)9例,上节育环后6例,其它5例.出血持续时间10日以内9例,11~20日24例,21~30日19例,31日以上8例.气滞血瘀型19例,寒凝血瘀型5例,血热血瘀型31例,气虚血瘀型5例.1.3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妇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崩漏之诊断标准,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经血

    1998年04期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57例

    董功田,王志斌

    <正>我们采用穴位按摩、热敷结合药物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57例,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57例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5岁,平均31岁;左侧患病31例,右侧26例;发病至就诊日期最短2日,最长30日,平均11日.2 治疗方法2.1 穴位按摩 选穴: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操作:以食指或拇指按压推揉以上穴位,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每穴3~5min,先太阳、四白、迎香,后下关、颊车.每日2~3次.治疗初期,可让其对着镜子由医生进行示范按摩,教给所选穴位及手法,后来由患者对着镜子进行自我按摩.2.2 局部热敷 部位:耳根部(茎突乳突孔部).方法:橡胶热水袋装半袋热水,裹上干毛巾,将耳根部贴压在热水袋上,每次20min左右,每日2~3次.

    1998年04期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57例

    董功田,王志斌

    <正>我们采用穴位按摩、热敷结合药物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57例,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57例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5岁,平均31岁;左侧患病31例,右侧26例;发病至就诊日期最短2日,最长30日,平均11日.2 治疗方法2.1 穴位按摩 选穴: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操作:以食指或拇指按压推揉以上穴位,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每穴3~5min,先太阳、四白、迎香,后下关、颊车.每日2~3次.治疗初期,可让其对着镜子由医生进行示范按摩,教给所选穴位及手法,后来由患者对着镜子进行自我按摩.2.2 局部热敷 部位:耳根部(茎突乳突孔部).方法:橡胶热水袋装半袋热水,裹上干毛巾,将耳根部贴压在热水袋上,每次20min左右,每日2~3次.

    1998年04期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蒋文照教授疑难病治验偶拾

    楼敏华,龚一萍

    <正>蒋文照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工作50余载,学识渊博,理论根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治疗圆机活法,理论联系实际,擅治各种内科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疑难杂病验案5则整理如下.1 顽固性口腔溃疡钱某,男,50岁.1996—03—22初诊.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舌上有多个溃疡点,左侧为重,历经5个多月,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转请中医诊治.夜寐不安,口中干燥疼痛,大便干燥,神倦乏力,苔薄质红,脉弦细.证属肺胃虚热.治宜清热养阴,佐以凉血.川石斛12g,麦门冬15g,南沙参、北沙参各10g,人中白12g,连翘15g,银花15g,知母10g,炒黄芩9g,夏枯草12g,蒲公英15g,白茅根15g,牡丹皮9g,炒白芍药15g,佛手6g,生甘草9g.水煎服,日1剂.服7剂后,溃疡疼痛减轻,溃疡点减少,苔薄质稍红,脉弦细.共服药35剂,口腔溃疡痊愈,未再复发.

    1998年04期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蒋文照教授疑难病治验偶拾

    楼敏华,龚一萍

    <正>蒋文照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工作50余载,学识渊博,理论根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治疗圆机活法,理论联系实际,擅治各种内科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疑难杂病验案5则整理如下.1 顽固性口腔溃疡钱某,男,50岁.1996—03—22初诊.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舌上有多个溃疡点,左侧为重,历经5个多月,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转请中医诊治.夜寐不安,口中干燥疼痛,大便干燥,神倦乏力,苔薄质红,脉弦细.证属肺胃虚热.治宜清热养阴,佐以凉血.川石斛12g,麦门冬15g,南沙参、北沙参各10g,人中白12g,连翘15g,银花15g,知母10g,炒黄芩9g,夏枯草12g,蒲公英15g,白茅根15g,牡丹皮9g,炒白芍药15g,佛手6g,生甘草9g.水煎服,日1剂.服7剂后,溃疡疼痛减轻,溃疡点减少,苔薄质稍红,脉弦细.共服药35剂,口腔溃疡痊愈,未再复发.

    1998年04期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辨证治疗咳血156例

    余金用

    <正>咳血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症状.笔者自1986~1997年,辨证治疗咳血15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中,男64例,女92例;年龄8~20岁23例,21~40岁48例,41~60岁52例,61~76岁33例;咳血日数1~32日,平均8.3日;辨证分型:燥热伤肺32例,痰热蕴肺31例,肝火犯肺27例,阴虚肺热66例;经胸片(或CT、支气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43例,肺结核72例,支气管扩张29例,肺癌12例.多经中西药抗炎、止血治疗后疗效不佳而前来求治.2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阿胶(烊化)、炒蒲黄(包煎)、怀牛膝各10g.辨证加味:燥热伤肺合桑杏汤;痰热蕴肺合千金苇茎汤加鱼腥草30g、黄芩10g;肝火犯肺合黛蛤散加牡丹皮、焦栀子、桑白皮各10g;肺阴虚合

    1998年04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辨证治疗咳血156例

    余金用

    <正>咳血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症状.笔者自1986~1997年,辨证治疗咳血15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中,男64例,女92例;年龄8~20岁23例,21~40岁48例,41~60岁52例,61~76岁33例;咳血日数1~32日,平均8.3日;辨证分型:燥热伤肺32例,痰热蕴肺31例,肝火犯肺27例,阴虚肺热66例;经胸片(或CT、支气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43例,肺结核72例,支气管扩张29例,肺癌12例.多经中西药抗炎、止血治疗后疗效不佳而前来求治.2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阿胶(烊化)、炒蒲黄(包煎)、怀牛膝各10g.辨证加味:燥热伤肺合桑杏汤;痰热蕴肺合千金苇茎汤加鱼腥草30g、黄芩10g;肝火犯肺合黛蛤散加牡丹皮、焦栀子、桑白皮各10g;肺阴虚合

    1998年04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思路

    林平,邱二金,伍德娜

    <正>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症状,西欧最新资料提示其发病率为10.20/10万,上海中山医院曾统计,内外科住院总人数中,本病例占1.3%,死亡率为10%,且随人口的老龄化而有逐渐上升之势.据统计,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占50%以上,其中又以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居多,随着急诊胃镜的开展,急性胃粘膜病变亦有增多之势.药物止血是本病最常用、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我院中医消化道出血协作组自1987年来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现将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思路总结如下.1 定义

    1998年04期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思路

    林平,邱二金,伍德娜

    <正>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症状,西欧最新资料提示其发病率为10.20/10万,上海中山医院曾统计,内外科住院总人数中,本病例占1.3%,死亡率为10%,且随人口的老龄化而有逐渐上升之势.据统计,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占50%以上,其中又以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居多,随着急诊胃镜的开展,急性胃粘膜病变亦有增多之势.药物止血是本病最常用、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我院中医消化道出血协作组自1987年来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现将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思路总结如下.1 定义

    1998年04期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韩树人老师治疗肺胀病的经验

    陈泽生

    <正>韩树人老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学术上硕果累累,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胀病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韩师,深蒙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肺胀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 审证求因,立法组方之前提《巢氏病源》指出:“肺虚为徽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为逆短气也.”韩师认为,肺胀多因反复感受外邪,并与长期吸烟有关,为肺失宣肃而致.久则肺病及脾,痰浊内生.上贮于肺,痰阻气机而加重喘息;若肺病及肾,或年老肾衰,肾不纳气,动则气逆喘甚.肺脾肾三脏既虚,则肺失通调肃降,脾失健运转输,肾失蒸化摄纳,致痰浊水饮因此而生.有形之邪,必碍无形之气,久则

    1998年04期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韩树人老师治疗肺胀病的经验

    陈泽生

    <正>韩树人老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学术上硕果累累,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胀病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韩师,深蒙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肺胀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 审证求因,立法组方之前提《巢氏病源》指出:“肺虚为徽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为逆短气也.”韩师认为,肺胀多因反复感受外邪,并与长期吸烟有关,为肺失宣肃而致.久则肺病及脾,痰浊内生.上贮于肺,痰阻气机而加重喘息;若肺病及肾,或年老肾衰,肾不纳气,动则气逆喘甚.肺脾肾三脏既虚,则肺失通调肃降,脾失健运转输,肾失蒸化摄纳,致痰浊水饮因此而生.有形之邪,必碍无形之气,久则

    1998年04期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柴葛解肌汤加减透发非典型迟发性不全麻疹体会

    张耀坤

    <正>由于主动免疫的结果,麻疹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医生对此失去警惕,易造成误诊误治.笔者仅举2例,以供借鉴.例1朱某,女,24岁.1997—07—03就诊.不规则发热3周.1997—06—12发热头痛,喷嚏咳嗽.在村卫生室按感冒治疗5天,热不退,后在乡医院及本院诊治,或作感冒,或疑似肝炎,或疑似伤寒.做血、尿、粪常规、肝功能、摄胸片均正常.血肥达氏反应:“H”1:80,“O”1:80,“A”、“B”阴性.血培养阴性.体检无阳性发现.曾静脉点滴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间或加用地塞米松、安乃近降温,未见好转,乃转诊.刻诊:发热38.5℃,微畏寒,微咳,口干不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体检:扁桃体充血,口腔粘膜光滑.辨证为温伏肌腠,治以和营解肌,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处方:

    1998年04期 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柴葛解肌汤加减透发非典型迟发性不全麻疹体会

    张耀坤

    <正>由于主动免疫的结果,麻疹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医生对此失去警惕,易造成误诊误治.笔者仅举2例,以供借鉴.例1朱某,女,24岁.1997—07—03就诊.不规则发热3周.1997—06—12发热头痛,喷嚏咳嗽.在村卫生室按感冒治疗5天,热不退,后在乡医院及本院诊治,或作感冒,或疑似肝炎,或疑似伤寒.做血、尿、粪常规、肝功能、摄胸片均正常.血肥达氏反应:“H”1:80,“O”1:80,“A”、“B”阴性.血培养阴性.体检无阳性发现.曾静脉点滴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间或加用地塞米松、安乃近降温,未见好转,乃转诊.刻诊:发热38.5℃,微畏寒,微咳,口干不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体检:扁桃体充血,口腔粘膜光滑.辨证为温伏肌腠,治以和营解肌,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处方:

    1998年04期 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复杂性肛瘘内口切挂瘘道旷置术治疗体会

    付代法,陈冬生

    <正>复杂性肛瘘是指瘘口和管道有2个或2个以上,或瘘道的弯曲度超过90°的肛瘘.复杂性肛瘘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以上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难度更大,国外有人称之为难治性肛瘘.若治疗不当,不但经久难愈,且可引起肛门畸形移位、肛门失禁等后遗症.自1994年以来,笔者根据肛管的解剖特点改进了手术方式,分别对60例复杂性肛瘘采用内口切挂及瘘道旷置术(以下简称本术式)治疗,大大减轻了术后疼痛,同时还减少了紧线或切开所致的感染.1 治疗方法1.1 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如胸片、心电图、肝功能等,排除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灭滴灵0.4g,口服,日3次,庆大霉素8万单位,肌注,日2次,连用1周.

    1998年04期 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复杂性肛瘘内口切挂瘘道旷置术治疗体会

    付代法,陈冬生

    <正>复杂性肛瘘是指瘘口和管道有2个或2个以上,或瘘道的弯曲度超过90°的肛瘘.复杂性肛瘘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以上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难度更大,国外有人称之为难治性肛瘘.若治疗不当,不但经久难愈,且可引起肛门畸形移位、肛门失禁等后遗症.自1994年以来,笔者根据肛管的解剖特点改进了手术方式,分别对60例复杂性肛瘘采用内口切挂及瘘道旷置术(以下简称本术式)治疗,大大减轻了术后疼痛,同时还减少了紧线或切开所致的感染.1 治疗方法1.1 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如胸片、心电图、肝功能等,排除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灭滴灵0.4g,口服,日3次,庆大霉素8万单位,肌注,日2次,连用1周.

    1998年04期 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温热法在眼科的应用

    张彬,刘怀栋,任玉杰,毛元生,陈婉萍,崔丽敏,李君君,赵阳,霍玉玲

    <正>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头部的五官七窍,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都是不可分割的.眼,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与全身的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病理变化息息相关.所以,治疗眼疾,同样也要考虑到人体全身的阴阳盛衰和寒热虚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乃正治之法.但寒有内寒外寒之分,热有内热外热之别.外寒多系外感寒邪,辛温发散即可解之,如麻黄、桂枝等;内寒多因阳气虚馁、阴寒内盛而成,温阳散寒亦可挽舟,如桂、附、干姜之属.桂、附、干姜既有回阳救逆之效,又有温中(下)散寒之能.用其回阳救逆,眼科所用者鲜,内科所用者屡,用其温中健脾、温中散寒,乃吾师庞赞襄教授治疗眼疾一大特色.《灵枢·卫气行篇》云:“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夜则气行于阴而复合于目.”此后,历代医家又

    1998年04期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温热法在眼科的应用

    张彬,刘怀栋,任玉杰,毛元生,陈婉萍,崔丽敏,李君君,赵阳,霍玉玲

    <正>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头部的五官七窍,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都是不可分割的.眼,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与全身的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病理变化息息相关.所以,治疗眼疾,同样也要考虑到人体全身的阴阳盛衰和寒热虚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乃正治之法.但寒有内寒外寒之分,热有内热外热之别.外寒多系外感寒邪,辛温发散即可解之,如麻黄、桂枝等;内寒多因阳气虚馁、阴寒内盛而成,温阳散寒亦可挽舟,如桂、附、干姜之属.桂、附、干姜既有回阳救逆之效,又有温中(下)散寒之能.用其回阳救逆,眼科所用者鲜,内科所用者屡,用其温中健脾、温中散寒,乃吾师庞赞襄教授治疗眼疾一大特色.《灵枢·卫气行篇》云:“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夜则气行于阴而复合于目.”此后,历代医家又

    1998年04期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董平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汪建勋,王树华

    <正>先师董平,学验俱丰,发挥中医学术优势,巧裁古方,自拟新方,不落陈套.现仅就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如下.1 升清降浊,调理脾胃气机脾主升清,升则健;胃主降浊,降则和.《吴医汇讲》云:“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董老非常重视调理脾胃的升降气机,创制健脾和胃汤,主治中运不振、湿滞中焦、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所致各症,特设升清降浊2组药物理顺中焦气机,以达到健脾和胃之目的.方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麦芽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枳实、厚朴、半夏、陈皮、生姜理气化滞,降胃泄浊;用丹参和血化瘀止痛;砂仁壳芳香醒脾,行气宽中而不伤胃津.全方升降互济,消补兼施,调理气机,兼和血络.故能取得嗳恶平、泄利止、湿浊化、痞满除、脾运健、胃纳增之佳效.若偏

    1998年04期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董平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汪建勋,王树华

    <正>先师董平,学验俱丰,发挥中医学术优势,巧裁古方,自拟新方,不落陈套.现仅就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如下.1 升清降浊,调理脾胃气机脾主升清,升则健;胃主降浊,降则和.《吴医汇讲》云:“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董老非常重视调理脾胃的升降气机,创制健脾和胃汤,主治中运不振、湿滞中焦、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所致各症,特设升清降浊2组药物理顺中焦气机,以达到健脾和胃之目的.方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麦芽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枳实、厚朴、半夏、陈皮、生姜理气化滞,降胃泄浊;用丹参和血化瘀止痛;砂仁壳芳香醒脾,行气宽中而不伤胃津.全方升降互济,消补兼施,调理气机,兼和血络.故能取得嗳恶平、泄利止、湿浊化、痞满除、脾运健、胃纳增之佳效.若偏

    1998年04期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痰瘀同治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体会

    宋颖民,宋小平

    <正>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和人群的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中的人群数量增加引起世界医学界老年医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5%,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力、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幻觉、幻听、幻视,或出现妄想,晚期则出现个性和人格的改变,表现为自私、主观、急躁易怒、不理智、焦虑、多疑、语言失序、丧失读写能力、对人淡漠,甚至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终至丧失生活能力,此期病人多见消瘦、步履蹒跚、动作迟缓,以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褥疮,终至死亡.此类患者治疗周期长,治疗困难.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痰瘀同治法为主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老年性痴呆病人应用痰瘀同治法时,重点掌握3个步骤:首先要化痰为主兼祛瘀,其次化痰祛瘀并重,最后滋补肝肾为主,兼顾化痰祛瘀,痰瘀同治贯穿于治疗全过程.

    1998年04期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痰瘀同治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体会

    宋颖民,宋小平

    <正>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和人群的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中的人群数量增加引起世界医学界老年医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5%,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力、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幻觉、幻听、幻视,或出现妄想,晚期则出现个性和人格的改变,表现为自私、主观、急躁易怒、不理智、焦虑、多疑、语言失序、丧失读写能力、对人淡漠,甚至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终至丧失生活能力,此期病人多见消瘦、步履蹒跚、动作迟缓,以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褥疮,终至死亡.此类患者治疗周期长,治疗困难.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痰瘀同治法为主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老年性痴呆病人应用痰瘀同治法时,重点掌握3个步骤:首先要化痰为主兼祛瘀,其次化痰祛瘀并重,最后滋补肝肾为主,兼顾化痰祛瘀,痰瘀同治贯穿于治疗全过程.

    1998年04期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中药为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5例

    纳猛

    <正>笔者1990~1996年,采用自拟化痰逐瘀汤和平喘固本散为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5例患者中男28例,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4岁;病程3~25年.2 治疗方法2.1发作期 在西医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同时,予化痰逐瘀汤:葶苈子、益母草、党参、冬瓜仁各30g,丹参、炙款冬花、炙紫菀、芦苇根各15g,麦门冬、五味子、川芎、川贝母、桃仁各10g,炙麻黄6g,生三七粉6g(吞服).每日1剂,以水500ml煎至300ml,日服3次.2.2 缓解期 发作期经以上治疗病情控制转为缓解期,停用其他药物,予平喘固本散:冬虫夏草、红花、桃仁、沉香各10g,胡桃肉、葶苈子、黄芪各30g,补骨脂、丹参、苏子、麦门冬、五味子各15g.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过120目筛,装瓶备用.每次服5g,每日3次.

    1998年04期 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中药为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5例

    纳猛

    <正>笔者1990~1996年,采用自拟化痰逐瘀汤和平喘固本散为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5例患者中男28例,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4岁;病程3~25年.2 治疗方法2.1发作期 在西医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同时,予化痰逐瘀汤:葶苈子、益母草、党参、冬瓜仁各30g,丹参、炙款冬花、炙紫菀、芦苇根各15g,麦门冬、五味子、川芎、川贝母、桃仁各10g,炙麻黄6g,生三七粉6g(吞服).每日1剂,以水500ml煎至300ml,日服3次.2.2 缓解期 发作期经以上治疗病情控制转为缓解期,停用其他药物,予平喘固本散:冬虫夏草、红花、桃仁、沉香各10g,胡桃肉、葶苈子、黄芪各30g,补骨脂、丹参、苏子、麦门冬、五味子各15g.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过120目筛,装瓶备用.每次服5g,每日3次.

    1998年04期 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中医论治银屑病

    付国俊,徐敏

    <正>银屑病,病程旷久,顽固难治.目前,国内总患病率为1.23‰,年发病率0.1‰,以青壮年为多.临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中医辨治为主,西医治疗为辅根据银屑病皮肤损害颜色的变化,皮损鲜红,鳞屑较多者,属血热(进行期);皮损黯红,日久不退者,为血瘀(静止期);皮损淡红,属血虚;皮损鳞屑多而干燥者,属血燥.再结合全身兼症而辨证施治.血热型,治宜凉血退斑,清热解毒,药用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土茯苓、板蓝根、北豆根、白鲜皮、白茅根、羚羊角等;血瘀者,治宜化瘀通络,活血退斑,药用丹参、赤芍药、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鸡血藤、川芎等;血燥者,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用滋阴润燥之品,如玄参、天门冬、麦门冬、石斛、玉竹等;血虚者,治宜扶正固本,养血和血,选用黄芪、党参、玄参、当归、白芍药、熟地黄、何首乌、白鲜皮、苦参等;伴有咽喉肿痛者,加黄芩、栀子、马勃等;皮损呈点滴型,多和感染有关,需加用

    1998年04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3则

    孟玉忠,陶增谦,冯丽

    <正>1 肺结核(球)杨某,男,22岁,大学生.1988年初诊.患者;咳嗽,吐痰,有时痰中带血丝,伴发烧,乏力等症,经检查诊为“浸润性肺结核”,给予多种抗结核药联合治疗5个月后,拍胸片示:“肺结核病灶有所吸收,呈现一球形阴影,大小为2.5cm×2.5cm,边缘清楚,内部均匀无钙化.”血沉为35mm/h,痰涂片:结核杆菌阴性.症见:偶有咳嗽,无咯血,无发烧,仍感乏力,胸部不适感,精神倦怠,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证属瘀血阻滞,停滞胸膈.治宜活血化瘀,宽胸利膈.在继用抗结核药物同时,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当

    1998年04期 22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中医论治银屑病

    付国俊,徐敏

    <正>银屑病,病程旷久,顽固难治.目前,国内总患病率为1.23‰,年发病率0.1‰,以青壮年为多.临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中医辨治为主,西医治疗为辅根据银屑病皮肤损害颜色的变化,皮损鲜红,鳞屑较多者,属血热(进行期);皮损黯红,日久不退者,为血瘀(静止期);皮损淡红,属血虚;皮损鳞屑多而干燥者,属血燥.再结合全身兼症而辨证施治.血热型,治宜凉血退斑,清热解毒,药用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土茯苓、板蓝根、北豆根、白鲜皮、白茅根、羚羊角等;血瘀者,治宜化瘀通络,活血退斑,药用丹参、赤芍药、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鸡血藤、川芎等;血燥者,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用滋阴润燥之品,如玄参、天门冬、麦门冬、石斛、玉竹等;血虚者,治宜扶正固本,养血和血,选用黄芪、党参、玄参、当归、白芍药、熟地黄、何首乌、白鲜皮、苦参等;伴有咽喉肿痛者,加黄芩、栀子、马勃等;皮损呈点滴型,多和感染有关,需加用

    1998年04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3则

    孟玉忠,陶增谦,冯丽

    <正>1 肺结核(球)杨某,男,22岁,大学生.1988年初诊.患者;咳嗽,吐痰,有时痰中带血丝,伴发烧,乏力等症,经检查诊为“浸润性肺结核”,给予多种抗结核药联合治疗5个月后,拍胸片示:“肺结核病灶有所吸收,呈现一球形阴影,大小为2.5cm×2.5cm,边缘清楚,内部均匀无钙化.”血沉为35mm/h,痰涂片:结核杆菌阴性.症见:偶有咳嗽,无咯血,无发烧,仍感乏力,胸部不适感,精神倦怠,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证属瘀血阻滞,停滞胸膈.治宜活血化瘀,宽胸利膈.在继用抗结核药物同时,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当

    1998年04期 22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妇康Ⅰ号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308例

    张树峰,宋素英,吴玉芳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属于中医崩漏范畴.笔者自1992年以来自拟妇康1号治疗308例功血患者,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08例中,20岁以下78例,21~30岁74例,31~40岁65例,41~53岁91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1年7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或淋沥不止等.其出血时间2周~1个月137例,2~3个月103例,4个月以上68例.均做妇科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确诊为功血.全部病例来源于本院门诊,其中63例曾用过西药止血敏、安络血或丙酸睾丸酮等.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妇康Ⅰ号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308例

    张树峰,宋素英,吴玉芳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属于中医崩漏范畴.笔者自1992年以来自拟妇康1号治疗308例功血患者,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08例中,20岁以下78例,21~30岁74例,31~40岁65例,41~53岁91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1年7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或淋沥不止等.其出血时间2周~1个月137例,2~3个月103例,4个月以上68例.均做妇科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确诊为功血.全部病例来源于本院门诊,其中63例曾用过西药止血敏、安络血或丙酸睾丸酮等.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健脾养血活血法治疗异位性皮炎97例

    段行武,孙凤琴

    <正>异位性皮炎(AD),又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类似于祖国医学文献中的四弯风,是临床上常见而较为难治的一种皮肤病,发病年龄早,病程长,反复发作.笔者1991~1995年,用健脾养血活血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97例均为门诊病人.男42例,女5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32年,最短5个月.伴发有其他过敏性疾病(主要为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鼻炎)者24例,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家族史者67例,有鱼虾、牛羊肉等异物蛋白和尘埃、花粉等过敏史者80例,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者51例.根据《现代皮肤病学》(杨国亮、王侠生主编))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异位性皮炎.

    1998年04期 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健脾养血活血法治疗异位性皮炎97例

    段行武,孙凤琴

    <正>异位性皮炎(AD),又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类似于祖国医学文献中的四弯风,是临床上常见而较为难治的一种皮肤病,发病年龄早,病程长,反复发作.笔者1991~1995年,用健脾养血活血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97例均为门诊病人.男42例,女5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32年,最短5个月.伴发有其他过敏性疾病(主要为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鼻炎)者24例,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家族史者67例,有鱼虾、牛羊肉等异物蛋白和尘埃、花粉等过敏史者80例,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者51例.根据《现代皮肤病学》(杨国亮、王侠生主编))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异位性皮炎.

    1998年04期 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脉管通胶囊合复方丹参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6例临床观察

    刘志民,罗占君,任小芹,卢月娟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中医学脱疽范畴,预后差,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我们1996~1997年采用脉管通胶囊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39例,女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中医辨证分型:寒湿型8例,血瘀型21例,热毒型12例,虚证型5例.2 治疗方法脉管通胶囊由穿山甲、水蛭、三七等6种药物研极细末装入“0”号胶囊中.寒湿型阳和汤送服,血瘀型血府逐瘀汤送服,热毒型四妙勇安汤送服,虚证型人参养荣汤送服.汤剂均水煎2次取汁300ml,

    1998年04期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脉管通胶囊合复方丹参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6例临床观察

    刘志民,罗占君,任小芹,卢月娟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中医学脱疽范畴,预后差,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我们1996~1997年采用脉管通胶囊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39例,女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中医辨证分型:寒湿型8例,血瘀型21例,热毒型12例,虚证型5例.2 治疗方法脉管通胶囊由穿山甲、水蛭、三七等6种药物研极细末装入“0”号胶囊中.寒湿型阳和汤送服,血瘀型血府逐瘀汤送服,热毒型四妙勇安汤送服,虚证型人参养荣汤送服.汤剂均水煎2次取汁300ml,

    1998年04期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1例

    谢德英

    <正>笔者1995~1996年自拟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43~59岁,病程2月~3年.临床表现:呃逆连声,胸胁胀痛,多痰,或伴有胃痛、泛酸、脘腹胀满、恶心、纳食不佳、头昏目眩,舌苦白腻或薄腻,脉弦滑、11例均经中西医治疗无效.7例曾做胃镜检查,其中5例诊断为慢性胃炎,1例为疣状胃炎,1例为胃溃疡,其余4例未做胃镜检查.2 治疗方法2.1 止呃汤基本方 沙参15g,丹参30g,茯苓30g,川贝母10g,郁金10g,砂仁10g,柿蒂12g,代赭石30g,枳壳9g,法半夏12g,王不留行10g,甘草6g.

    1998年04期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1例

    谢德英

    <正>笔者1995~1996年自拟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43~59岁,病程2月~3年.临床表现:呃逆连声,胸胁胀痛,多痰,或伴有胃痛、泛酸、脘腹胀满、恶心、纳食不佳、头昏目眩,舌苦白腻或薄腻,脉弦滑、11例均经中西医治疗无效.7例曾做胃镜检查,其中5例诊断为慢性胃炎,1例为疣状胃炎,1例为胃溃疡,其余4例未做胃镜检查.2 治疗方法2.1 止呃汤基本方 沙参15g,丹参30g,茯苓30g,川贝母10g,郁金10g,砂仁10g,柿蒂12g,代赭石30g,枳壳9g,法半夏12g,王不留行10g,甘草6g.

    1998年04期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加味引火汤治疗干燥综合征15例临床观察

    赵振兴,侯绍敏

    <正>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2种,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呼吸道、消化道、阴道、皮肤的干燥.现代医学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以加味引火汤治疗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5例中,女10例,男5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65岁;原发性9例,继发性6例;病程最长11年,最短1.5年.所选病例均经市级以上综合医院明确诊断.诊断标准(Manthorpe 1981年)①眼干燥症;②口干燥症;③另一结缔组织病.判断方法:具备①和②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具备①和(或)②及③者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26-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加味引火汤治疗干燥综合征15例临床观察

    赵振兴,侯绍敏

    <正>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2种,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呼吸道、消化道、阴道、皮肤的干燥.现代医学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以加味引火汤治疗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5例中,女10例,男5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65岁;原发性9例,继发性6例;病程最长11年,最短1.5年.所选病例均经市级以上综合医院明确诊断.诊断标准(Manthorpe 1981年)①眼干燥症;②口干燥症;③另一结缔组织病.判断方法:具备①和②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具备①和(或)②及③者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26-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胃健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临床观察

    蔡沙(鱼芒)

    <正>笔者自拟胃健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04例,女16例;胃溃疡96例,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24例.年龄20~60岁.脾胃虚寒型76例,气滞血瘀型30例,脾胃虚寒夹气滞血瘀型14例.临床表现为胃痛连胁或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嗳气频繁或泛吐清水,纳差,大便不畅或大便溏薄,舌质黯淡或淡红,舌苔白,脉沉弦或虚弱.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停用其它一切药物,采用胃健汤治疗.方药组成:煅海螵蛸15g,煅瓦楞子20g,炒蒲黄10g,鸡内金10g,炙甘草6g,白芍药12g,白及15g,川木香6g,白术10g,延胡索10g.每日1剂,水煎

    1998年04期 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胃健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临床观察

    蔡沙(鱼芒)

    <正>笔者自拟胃健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04例,女16例;胃溃疡96例,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24例.年龄20~60岁.脾胃虚寒型76例,气滞血瘀型30例,脾胃虚寒夹气滞血瘀型14例.临床表现为胃痛连胁或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嗳气频繁或泛吐清水,纳差,大便不畅或大便溏薄,舌质黯淡或淡红,舌苔白,脉沉弦或虚弱.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停用其它一切药物,采用胃健汤治疗.方药组成:煅海螵蛸15g,煅瓦楞子20g,炒蒲黄10g,鸡内金10g,炙甘草6g,白芍药12g,白及15g,川木香6g,白术10g,延胡索10g.每日1剂,水煎

    1998年04期 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消积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90例

    宋占营,李雪君

    <正>咳嗽,是小儿最为常见的肺系症状,外感内伤均可导致,但从临床观察,现代小儿由于娇姿将养,膏粱厚味摄之过盛,脾胃受累,肺金失养,稍受外邪即发咳嗽者居多.我们依据万全《育婴家秘》“娇肺遭伤不易愈”及“内伤脾胃肺金失养,稍受外邪即发咳嗽”之病机,自拟消积止嗽散,1996~1997年治疗小儿咳嗽9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7岁;春季发病25例,夏季发病10例,秋季发病15例,冬季发病40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临床见咳嗽频作,入夜尤甚,厌食或择食,胸腹胀满,手足心热,睡卧不安,入睡喉中痰声漉漉,双肺呼吸音粗,或有于湿罗音,舌苔厚腻或白或黄,脉象多滑,指纹多沉滞.

    1998年04期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消积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90例

    宋占营,李雪君

    <正>咳嗽,是小儿最为常见的肺系症状,外感内伤均可导致,但从临床观察,现代小儿由于娇姿将养,膏粱厚味摄之过盛,脾胃受累,肺金失养,稍受外邪即发咳嗽者居多.我们依据万全《育婴家秘》“娇肺遭伤不易愈”及“内伤脾胃肺金失养,稍受外邪即发咳嗽”之病机,自拟消积止嗽散,1996~1997年治疗小儿咳嗽9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7岁;春季发病25例,夏季发病10例,秋季发病15例,冬季发病40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临床见咳嗽频作,入夜尤甚,厌食或择食,胸腹胀满,手足心热,睡卧不安,入睡喉中痰声漉漉,双肺呼吸音粗,或有于湿罗音,舌苔厚腻或白或黄,脉象多滑,指纹多沉滞.

    1998年04期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解热Ⅱ号治疗小儿白血病化疗中骨髓抑制期发热16例

    马玉红

    <正>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经常引起骨髓抑制.骨髓增生受抑制,使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故患儿在此期中易患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霉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且多数查不出感染灶.西药多给予输血支持治疗及高级抗生素控制感染,疗效一般,且费用昂贵,家属难以支付.笔者采用中药清热Ⅱ号治疗1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1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全部病例均为化疗中骨髓抑制,发热,体温波动在38.5~40℃,或见轻微鼻塞、流涕、咽部轻度充血,大部分查不出感染灶,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发热难以控制,即停用抗生素,改服清热Ⅱ号.

    1998年04期 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解热Ⅱ号治疗小儿白血病化疗中骨髓抑制期发热16例

    马玉红

    <正>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经常引起骨髓抑制.骨髓增生受抑制,使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故患儿在此期中易患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霉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且多数查不出感染灶.西药多给予输血支持治疗及高级抗生素控制感染,疗效一般,且费用昂贵,家属难以支付.笔者采用中药清热Ⅱ号治疗1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1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全部病例均为化疗中骨髓抑制,发热,体温波动在38.5~40℃,或见轻微鼻塞、流涕、咽部轻度充血,大部分查不出感染灶,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发热难以控制,即停用抗生素,改服清热Ⅱ号.

    1998年04期 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泄热解毒汤治疗猩红热81例

    钱利凝

    <正>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之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和弥漫性皮疹,恢复期常伴皮肤脱屑现象.病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由于变态反应所致的心、肾并发症.笔者1978~1997年,应用自拟泄热解毒汤治疗81例,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81例中,男46例,女35例;年龄5~15岁36例,16~25岁25例,26~35岁10例,36~45岁7例,46~55岁3例;15岁以下发病数占44.4%.诊断标准,参照江苏省各级医院临床医生三基训练复习题解(儿科·中医分册)及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手册有关章节诊断标准确定诊断.

    1998年04期 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泄热解毒汤治疗猩红热81例

    钱利凝

    <正>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之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和弥漫性皮疹,恢复期常伴皮肤脱屑现象.病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由于变态反应所致的心、肾并发症.笔者1978~1997年,应用自拟泄热解毒汤治疗81例,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81例中,男46例,女35例;年龄5~15岁36例,16~25岁25例,26~35岁10例,36~45岁7例,46~55岁3例;15岁以下发病数占44.4%.诊断标准,参照江苏省各级医院临床医生三基训练复习题解(儿科·中医分册)及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手册有关章节诊断标准确定诊断.

    1998年04期 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4例

    张友海

    <正>笔者1990~1996年,运用自拟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门诊38例,住院1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46岁;发病在3个月以内33例,4~6月11例,7~12月6例,13个月以上4例.诊断标准:①发病前有感冒、腹泻或其他病毒感染史;②以往无心脏病史,在某种病毒感染后,突然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③心电图有广泛S—T段改变,异位心律或传导阻滞;④发病4天内血清SGOT、LDH、CK升高;⑤排除其他各种心脏病以及功能性心律失常.其中①、③、⑤是必备条件.

    1998年04期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4例

    张友海

    <正>笔者1990~1996年,运用自拟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门诊38例,住院1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46岁;发病在3个月以内33例,4~6月11例,7~12月6例,13个月以上4例.诊断标准:①发病前有感冒、腹泻或其他病毒感染史;②以往无心脏病史,在某种病毒感染后,突然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③心电图有广泛S—T段改变,异位心律或传导阻滞;④发病4天内血清SGOT、LDH、CK升高;⑤排除其他各种心脏病以及功能性心律失常.其中①、③、⑤是必备条件.

    1998年04期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抗毒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

    刘秀英,郭登洲,曹丽琴

    <正>我们自拟抗毒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9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岁,平均年龄1.0±0.5岁;对照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岁,平均年龄1.2±0.7岁.2组病情轻重相似.临床特点均为腹泻,大便为蛋化汤样,日行十余次至数十次,伴发热、呕吐、尿少,精神欠佳.便常规:稀水样便,可见脂肪球.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给予抗毒止泻汤;葛根6g,黄芩6g,地锦草10g,乌梅6g,茯苓6g.水煎2次,取汁100~200ml,日1剂分次频服.2.2 对照组 给予病毒唑,10~15mg/(kg·d),肌注或静注.2组根据脱水情况,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5日为1疗程.

    1998年04期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白及治疗放射性食道炎128例

    罗文高,刘淑花

    <正>白及,《神农本草经》云:“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笔者近几年来在辨证处方中加入白及治疗放射性食道炎128例,收效良好,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28例中,门诊98例,住院30例.男68例,女6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2个月.食管癌43例,食管癌术后分组淋巴结阳性及术中发现与周围组织粘连者40例,食管下段一贲门癌21例,中央型肺癌17例,中央型肺癌术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残存者7例.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除个别严重者配用输液治疗外,均在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白及粉,每次5~7g,日服3次,汤药送服.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抗毒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

    刘秀英,郭登洲,曹丽琴

    <正>我们自拟抗毒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9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岁,平均年龄1.0±0.5岁;对照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岁,平均年龄1.2±0.7岁.2组病情轻重相似.临床特点均为腹泻,大便为蛋化汤样,日行十余次至数十次,伴发热、呕吐、尿少,精神欠佳.便常规:稀水样便,可见脂肪球.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给予抗毒止泻汤;葛根6g,黄芩6g,地锦草10g,乌梅6g,茯苓6g.水煎2次,取汁100~200ml,日1剂分次频服.2.2 对照组 给予病毒唑,10~15mg/(kg·d),肌注或静注.2组根据脱水情况,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5日为1疗程.

    1998年04期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白及治疗放射性食道炎128例

    罗文高,刘淑花

    <正>白及,《神农本草经》云:“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笔者近几年来在辨证处方中加入白及治疗放射性食道炎128例,收效良好,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28例中,门诊98例,住院30例.男68例,女6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2个月.食管癌43例,食管癌术后分组淋巴结阳性及术中发现与周围组织粘连者40例,食管下段一贲门癌21例,中央型肺癌17例,中央型肺癌术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残存者7例.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除个别严重者配用输液治疗外,均在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白及粉,每次5~7g,日服3次,汤药送服.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克霉汤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20例

    修显红

    <正>1 一般资料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个月~6岁;病程半个月~1年;糊状大便11例,水样便伴完谷不化2例,蛋花样便7例;大便日3~5次8例,6~10次7例,11次以上5例.兼厌食16例,恶心或呕吐7例,形瘦、面色萎黄13例,鹅口疮3例.舌质红,苔黄腻12例,舌质淡红,苔白腻8例.大便常规检查,6例查出脂肪球,20例均无粘液及白细胞、红细胞,但均检查出霉菌(+~++++).在服克霉汤之前,均经西药抗炎或中药治疗,效不满意,症状持续发作,或时作时止反复不愈.2 治疗方法2.1 基本方 鬼针草、羊蹄草、积雪草、马鞍藤、车前草、茯苓、神曲各10g、川楝子、凤凰衣各6g,甘草3g.

    1998年04期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大蒜酊加减治疗腰痛50例

    祁兆培

    <正>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30~50岁35例,51~70岁15例;病程3~15年;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示:骨质增生者20例,余30例未见异常;血沉>20mm/L12例,抗链“O”>500单位9例.2 治疗方法大蒜100g,洗净阴干,捣烂后加35%白酒500ml,浸泡1周后除渣服用,每次10~20ml,每日3次,连服2个月.偏于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各100g;偏于肾虚者加补骨脂,菟丝子各100g;偏于湿热者加黄柏、苍术各100g;偏于风寒湿者加独活、桂枝各100g.均加入大蒜酊中浸泡1周后服用,用法同前.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克霉汤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20例

    修显红

    <正>1 一般资料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个月~6岁;病程半个月~1年;糊状大便11例,水样便伴完谷不化2例,蛋花样便7例;大便日3~5次8例,6~10次7例,11次以上5例.兼厌食16例,恶心或呕吐7例,形瘦、面色萎黄13例,鹅口疮3例.舌质红,苔黄腻12例,舌质淡红,苔白腻8例.大便常规检查,6例查出脂肪球,20例均无粘液及白细胞、红细胞,但均检查出霉菌(+~++++).在服克霉汤之前,均经西药抗炎或中药治疗,效不满意,症状持续发作,或时作时止反复不愈.2 治疗方法2.1 基本方 鬼针草、羊蹄草、积雪草、马鞍藤、车前草、茯苓、神曲各10g、川楝子、凤凰衣各6g,甘草3g.

    1998年04期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大蒜酊加减治疗腰痛50例

    祁兆培

    <正>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30~50岁35例,51~70岁15例;病程3~15年;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示:骨质增生者20例,余30例未见异常;血沉>20mm/L12例,抗链“O”>500单位9例.2 治疗方法大蒜100g,洗净阴干,捣烂后加35%白酒500ml,浸泡1周后除渣服用,每次10~20ml,每日3次,连服2个月.偏于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各100g;偏于肾虚者加补骨脂,菟丝子各100g;偏于湿热者加黄柏、苍术各100g;偏于风寒湿者加独活、桂枝各100g.均加入大蒜酊中浸泡1周后服用,用法同前.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衡糖舒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20例

    付太旺,朱英普,韩书祥,王建平

    <正>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药制剂衡糖舒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6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20例,均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382例,女23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3岁;病程最长者35年,最短者1年;空腹血糖最高者26.2mmol/L,最低者8.6mmol/L;尿糖最高(++++),最低者(++);合并肾病198例,合并眼底改变211例,合并高血压98例,合并心脏病2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126例,合并阳痿2例.2 治疗方法衡糖舒药物组成:黄芪30g,生石膏15g,玉竹15g,黄连10g,山药20g,天花粉20g,玄参12g,枸杞子12g,菟丝子20g.将上述药物烘干,粉碎后装入空心胶囊.每次服2g,日3次,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3 疗效判定与效果

    1998年04期 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消疝汤外洗治疗阴囊血疝58例

    葛建立,袁军,汪建平

    <正>我们1987~1997年自拟消疝汤加减外洗治疗阴囊血疝5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因外伤所致者32例,由腹股沟部手术引起者2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69岁.初诊距发病时间最短者1h,最长者40d.均以阴部外伤或手术后出现阴囊肿大,坠胀疼痛为主要表现.2 治疗方法2.1 消疝汤组成 桃仁15g,红花15g,苏木9g,乳香15g,没药15g,泽泻12g,猪苓30g,冬瓜皮30g.2.2 煎洗法 诸药以文火共煎20min,取汁1000ml,每日湿敷外洗3次,每次30min.发病未超过24h者冷湿敷,超过24h者热湿敷.每日1剂.2.3 加减法 发病之初疑有继续出血者,原方桃仁、红花减量,加仙鹤草30g,白及30g;病程较长者加三棱15g,莪术15g;局部红肿热痛并伴有发热者,加黄柏30g,蒲公英30g,牡丹皮15g.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消疝汤外洗治疗阴囊血疝58例

    葛建立,袁军,汪建平

    <正>我们1987~1997年自拟消疝汤加减外洗治疗阴囊血疝5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因外伤所致者32例,由腹股沟部手术引起者2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69岁.初诊距发病时间最短者1h,最长者40d.均以阴部外伤或手术后出现阴囊肿大,坠胀疼痛为主要表现.2 治疗方法2.1 消疝汤组成 桃仁15g,红花15g,苏木9g,乳香15g,没药15g,泽泻12g,猪苓30g,冬瓜皮30g.2.2 煎洗法 诸药以文火共煎20min,取汁1000ml,每日湿敷外洗3次,每次30min.发病未超过24h者冷湿敷,超过24h者热湿敷.每日1剂.2.3 加减法 发病之初疑有继续出血者,原方桃仁、红花减量,加仙鹤草30g,白及30g;病程较长者加三棱15g,莪术15g;局部红肿热痛并伴有发热者,加黄柏30g,蒲公英30g,牡丹皮15g.3 治疗结果

    1998年04期 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衡糖舒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20例

    付太旺,朱英普,韩书祥,王建平

    <正>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药制剂衡糖舒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6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20例,均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382例,女23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3岁;病程最长者35年,最短者1年;空腹血糖最高者26.2mmol/L,最低者8.6mmol/L;尿糖最高(++++),最低者(++);合并肾病198例,合并眼底改变211例,合并高血压98例,合并心脏病2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126例,合并阳痿2例.2 治疗方法衡糖舒药物组成:黄芪30g,生石膏15g,玉竹15g,黄连10g,山药20g,天花粉20g,玄参12g,枸杞子12g,菟丝子20g.将上述药物烘干,粉碎后装入空心胶囊.每次服2g,日3次,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3 疗效判定与效果

    1998年04期 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肌无力危象42例

    许凤全,高学东,黄涛,傅海亮

    选择肌无力危象66例,中西医结合组42例,采用新斯的明(减量),并用重肌灵冲剂,重肌灵1号、2号.西药组24例,采用新斯的明联合地塞米松.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为64.3%,总有效率为92.9%,显效病例中,2周内危象各症状显著改善率为55.5%;单纯西药组则分别为37.5%、75.0%、22.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肌无力危象较单用西药不仅危象改善快、疗效高,并且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1998年04期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肌无力危象42例

    许凤全,高学东,黄涛,傅海亮

    选择肌无力危象66例,中西医结合组42例,采用新斯的明(减量),并用重肌灵冲剂,重肌灵1号、2号.西药组24例,采用新斯的明联合地塞米松.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为64.3%,总有效率为92.9%,显效病例中,2周内危象各症状显著改善率为55.5%;单纯西药组则分别为37.5%、75.0%、22.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肌无力危象较单用西药不仅危象改善快、疗效高,并且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1998年04期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36例

    徐贵星,庄会峰,王金余,徐友太

    <正>原发性胆管结石大多呈泥沙样,单纯依靠一次手术往往很难彻底清除,少量结石残留于胆管,影响手术效果.笔者1991~1997年,对术后残留、复发性结石,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在一次胆道手术后,结石残留、复发,多因合并感染而就诊.其中住院23例,门诊13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25~70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其中单纯肝内胆管结石1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单纯肝外胆管结石7例.27例为胆总管探查术后,9例为胆肠吻合术后.

    1998年04期 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36例

    徐贵星,庄会峰,王金余,徐友太

    <正>原发性胆管结石大多呈泥沙样,单纯依靠一次手术往往很难彻底清除,少量结石残留于胆管,影响手术效果.笔者1991~1997年,对术后残留、复发性结石,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在一次胆道手术后,结石残留、复发,多因合并感染而就诊.其中住院23例,门诊13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25~70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其中单纯肝内胆管结石1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单纯肝外胆管结石7例.27例为胆总管探查术后,9例为胆肠吻合术后.

    1998年04期 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42例

    张新海

    <正>笔者自拟桃蛹克癫汤结合西药治疗癫痫4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5例,女17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2年;年龄最大39岁,最小8岁;大发作者35例,小发作者6例,不典型者1例.全部经脑电图检查确诊,其中原发性癫痫30例,继发性癫痫12例.全部接受过西药治疗,其中有15例服用过中药.2 治疗方法2.1 基本方 桃花12g,蚕蛹15个,白术12g,茯神10g,天竺黄12g,天南星10g,钩藤10g(后下),陈皮15g,清半夏10g,石菖蒲15g,蜈蚣1条,全蝎3g,郁金15g,地龙10g,甘草6g,琥珀3g(研末冲服).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肾虚腰酸腿软加山茱萸10g,淫羊藿15g,鹿角12g;体虚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加黄芪30g,党参15g,山药12g;便秘者加大黄

    1998年04期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42例

    张新海

    <正>笔者自拟桃蛹克癫汤结合西药治疗癫痫4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5例,女17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2年;年龄最大39岁,最小8岁;大发作者35例,小发作者6例,不典型者1例.全部经脑电图检查确诊,其中原发性癫痫30例,继发性癫痫12例.全部接受过西药治疗,其中有15例服用过中药.2 治疗方法2.1 基本方 桃花12g,蚕蛹15个,白术12g,茯神10g,天竺黄12g,天南星10g,钩藤10g(后下),陈皮15g,清半夏10g,石菖蒲15g,蜈蚣1条,全蝎3g,郁金15g,地龙10g,甘草6g,琥珀3g(研末冲服).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肾虚腰酸腿软加山茱萸10g,淫羊藿15g,鹿角12g;体虚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加黄芪30g,党参15g,山药12g;便秘者加大黄

    1998年04期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合并高钠血症1例

    汪建平

    <正>高钠血症,是重度烧伤后比较少见的并发症,是由于烧伤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引起的.一般认为血钠超过160mmol/L即有生命危险.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钠高达190mmol/L的重度烧伤患者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郭某,男,18岁.住院号:3601.不慎被沸水烫伤全身,总面积达80%,外用“涂膜剂”、全身应用抗生素、大量补液及抗休克等治疗4天(具体用药不详),病情加重,故来我院.查体温37.8℃,P106次/min,R24次/min,血压16/10kPa.病情危重,一般情况差,心悸,神昏谵语,发热,烦躁.初步诊断:热力烧伤80%,Ⅲ度烧伤5%.给予清创,外涂磺胺嘧啶银糊,暴露灯烤,以保护创面,保持创面清洁,大量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全身静点抗生素以预防控制感染.急查血生化回报:血钠160mmol/L,

    1998年04期 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例

    马刚,段绪棠,刘庆刚

    <正>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90~1993年间就诊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病人,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8~15岁;均为双眼发病,其中睑结膜型5例,球结膜型1例,混合型3例;病程2~5年,平均3.5年.病人多有奇痒难忍,白睛红赤,睑内泡状颗粒.其中1例为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伴有弥漫性表层角膜炎.2 治疗方法2.1 中医治疗 清热祛风,除湿止痒.方药:川芎5g,薄荷5g,羌活5g,栀子5g,大黄5g,龙胆草5g,防风5g,甘草2.5g.重症者加藁本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0~40剂.2.2 西医治疗 主要改善临床症状.①0.25%氯霉素眼液2ml加2滴肾上腺素,点双眼,4次/日;②0.5%考的松眼液点双眼,3次/日;③四环素考的松眼膏涂双眼,1次/晚.重症者禁用激素和肾上腺素.3 疗效观察

    1998年04期 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合并高钠血症1例

    汪建平

    <正>高钠血症,是重度烧伤后比较少见的并发症,是由于烧伤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引起的.一般认为血钠超过160mmol/L即有生命危险.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钠高达190mmol/L的重度烧伤患者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郭某,男,18岁.住院号:3601.不慎被沸水烫伤全身,总面积达80%,外用“涂膜剂”、全身应用抗生素、大量补液及抗休克等治疗4天(具体用药不详),病情加重,故来我院.查体温37.8℃,P106次/min,R24次/min,血压16/10kPa.病情危重,一般情况差,心悸,神昏谵语,发热,烦躁.初步诊断:热力烧伤80%,Ⅲ度烧伤5%.给予清创,外涂磺胺嘧啶银糊,暴露灯烤,以保护创面,保持创面清洁,大量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全身静点抗生素以预防控制感染.急查血生化回报:血钠160mmol/L,

    1998年04期 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例

    马刚,段绪棠,刘庆刚

    <正>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90~1993年间就诊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病人,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8~15岁;均为双眼发病,其中睑结膜型5例,球结膜型1例,混合型3例;病程2~5年,平均3.5年.病人多有奇痒难忍,白睛红赤,睑内泡状颗粒.其中1例为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伴有弥漫性表层角膜炎.2 治疗方法2.1 中医治疗 清热祛风,除湿止痒.方药:川芎5g,薄荷5g,羌活5g,栀子5g,大黄5g,龙胆草5g,防风5g,甘草2.5g.重症者加藁本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0~40剂.2.2 西医治疗 主要改善临床症状.①0.25%氯霉素眼液2ml加2滴肾上腺素,点双眼,4次/日;②0.5%考的松眼液点双眼,3次/日;③四环素考的松眼膏涂双眼,1次/晚.重症者禁用激素和肾上腺素.3 疗效观察

    1998年04期 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清麟丸的配制及应用

    喇万英

    <正>清麟丸,又称清宁丸(或清宁片).是晚清宫廷发展的大黄制剂.由于其药性比较和缓,用途广泛,使用方便,容易普及,临床应用经久不衰.1 配制方法生大黄60kg(用黄酒30kg蒸熟),牛乳5kg(备用).黑豆、绿豆、厚朴、麦芽、香附、车前草、白术、桑叶、侧柏叶、陈皮、半夏各2.5kg,桃叶0.5kg.共熬去渣取汁,和牛乳及蒸大黄共蒸一昼夜,晒干为末,炼蜜为小丸,绿豆大.每服6g,温开水送下.每年春夏间配制.2 功效与主治病证据《清太医院配方》记载:清气安神.专治男女老幼三焦积热,五脏伏火,风热上攻,头目疼痛,咽喉不清,痰火吼喘,口燥舌干,脏腑积滞,二便不利,鼻口生疮,牙痛耳聋,嘈杂恶心,红白痢疾,鼻血溺血,肠红下血,热嗽痰实,宿酒停毒,胸膈不开,风瘫蛊胀,并皆治之.

    1998年04期 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清麟丸的配制及应用

    喇万英

    <正>清麟丸,又称清宁丸(或清宁片).是晚清宫廷发展的大黄制剂.由于其药性比较和缓,用途广泛,使用方便,容易普及,临床应用经久不衰.1 配制方法生大黄60kg(用黄酒30kg蒸熟),牛乳5kg(备用).黑豆、绿豆、厚朴、麦芽、香附、车前草、白术、桑叶、侧柏叶、陈皮、半夏各2.5kg,桃叶0.5kg.共熬去渣取汁,和牛乳及蒸大黄共蒸一昼夜,晒干为末,炼蜜为小丸,绿豆大.每服6g,温开水送下.每年春夏间配制.2 功效与主治病证据《清太医院配方》记载:清气安神.专治男女老幼三焦积热,五脏伏火,风热上攻,头目疼痛,咽喉不清,痰火吼喘,口燥舌干,脏腑积滞,二便不利,鼻口生疮,牙痛耳聋,嘈杂恶心,红白痢疾,鼻血溺血,肠红下血,热嗽痰实,宿酒停毒,胸膈不开,风瘫蛊胀,并皆治之.

    1998年04期 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2例

    张美贞,张柏玲

    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62例,结果临床治愈17例,占27.42%;好转41例,占66.13%;无效4例,占6.45%,总有效率93.55%.

    1998年04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2例

    张美贞,张柏玲

    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62例,结果临床治愈17例,占27.42%;好转41例,占66.13%;无效4例,占6.45%,总有效率93.55%.

    1998年04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补中益气药针灸同施治验

    何荣俭,刘晓明

    <正>补中益气汤由补土派鼻祖李东垣所设.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以黄芪、人参、炙甘草益气,白术健脾燥湿,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升清.全方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气虚身热,神疲肢困,少气懒言,腹胀纳呆,少腹下坠,脏器下垂,二便异常,中气虚馁,清阳下陷诸证.补中益气针灸处方由东垣的得意门生罗天益所设.选穴是中院、气海、足三里.针灸同施,重灸.笔者常加百会.功能主治与补中益气汤同.殊途同归,联合应用,相得益彰.我们对于中气虚陷所致诸症,选用补中益气方加减出入,针、灸、药三法同施,屡起沉疴,效如桴鼓,今举2例如下.

    1998年04期 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补中益气药针灸同施治验

    何荣俭,刘晓明

    <正>补中益气汤由补土派鼻祖李东垣所设.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以黄芪、人参、炙甘草益气,白术健脾燥湿,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升清.全方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气虚身热,神疲肢困,少气懒言,腹胀纳呆,少腹下坠,脏器下垂,二便异常,中气虚馁,清阳下陷诸证.补中益气针灸处方由东垣的得意门生罗天益所设.选穴是中院、气海、足三里.针灸同施,重灸.笔者常加百会.功能主治与补中益气汤同.殊途同归,联合应用,相得益彰.我们对于中气虚陷所致诸症,选用补中益气方加减出入,针、灸、药三法同施,屡起沉疴,效如桴鼓,今举2例如下.

    1998年04期 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关于饮片汤剂剂型改进的研究设计

    刘汉清

    从传统饮片汤剂沿革及实现中医用药现代化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汤剂剂型改进研究的现状与水平,并采用现代科技方法,精密设计了单味与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基本方加单味生药袋包颗粒汤剂与饮片汤剂及单味颗粒剂汤剂对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中药汤剂剂型改进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拟定出实施方案.

    1998年04期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关于饮片汤剂剂型改进的研究设计

    刘汉清

    从传统饮片汤剂沿革及实现中医用药现代化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汤剂剂型改进研究的现状与水平,并采用现代科技方法,精密设计了单味与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基本方加单味生药袋包颗粒汤剂与饮片汤剂及单味颗粒剂汤剂对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中药汤剂剂型改进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拟定出实施方案.

    1998年04期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痛泻要方加味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疗效观察

    刘俐

    <正>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根据1987年中华全国医学会肛肠学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标准”确诊.50例患者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在19~61岁之间;病程1年者7例,2~5年者38例,6~10年者4例,11年者1例;慢性复发型27例,慢性持续型23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为主.查体:腹部尤其左下腹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肠鸣音亢进.多数病例经过数天的发作后,有长短不一的症状缓解期,此时大便可完全正常.实验室检查;粪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无痢疾杆菌.纤维结肠镜及乙状结肠镜检查:粘膜红肿、充血,呈小出血点,触之易出血,有的有明显的炎症及渗血,并可见多数边缘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表面有黄白色或带血的渗出物,晚期可见肠腔狭窄、假息肉等.活体组织检查为纤维瘢痕.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痛泻要方加味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疗效观察

    刘俐

    <正>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根据1987年中华全国医学会肛肠学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标准”确诊.50例患者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在19~61岁之间;病程1年者7例,2~5年者38例,6~10年者4例,11年者1例;慢性复发型27例,慢性持续型23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为主.查体:腹部尤其左下腹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肠鸣音亢进.多数病例经过数天的发作后,有长短不一的症状缓解期,此时大便可完全正常.实验室检查;粪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无痢疾杆菌.纤维结肠镜及乙状结肠镜检查:粘膜红肿、充血,呈小出血点,触之易出血,有的有明显的炎症及渗血,并可见多数边缘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表面有黄白色或带血的渗出物,晚期可见肠腔狭窄、假息肉等.活体组织检查为纤维瘢痕.2 治疗方法

    1998年04期 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深刺舌尖治疗脑血管病语言障碍50例疗效观察

    王守平

    <正>脑血管病的语言障碍是指大脑的一定区域或出血或梗死而引起的语言中枢受损,功能异常,致听、说、读、写等功能程度不同的障碍的疾病.笔者以深刺舌尖法治疗脑血管病语言障碍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50例病人,均经CT确诊,符合1988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0岁,平均56.8岁;发病时间最长10个月,最短5h;脑出血者12例,脑梗死者38例;病灶在左侧者48例,在右侧者2例;完全性失语11例,基底节性失语14例,运动性失语8例,传导性失语8例,构音障碍6例,失读1例,镜像书写1例,命名性失语1例.

    1998年04期 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深刺舌尖治疗脑血管病语言障碍50例疗效观察

    王守平

    <正>脑血管病的语言障碍是指大脑的一定区域或出血或梗死而引起的语言中枢受损,功能异常,致听、说、读、写等功能程度不同的障碍的疾病.笔者以深刺舌尖法治疗脑血管病语言障碍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50例病人,均经CT确诊,符合1988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0岁,平均56.8岁;发病时间最长10个月,最短5h;脑出血者12例,脑梗死者38例;病灶在左侧者48例,在右侧者2例;完全性失语11例,基底节性失语14例,运动性失语8例,传导性失语8例,构音障碍6例,失读1例,镜像书写1例,命名性失语1例.

    1998年04期 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牵引、按摩及保健操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童德康

    <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1996~1998年,我科采用颈椎牵引、按摩和保健操结合法治疗颈椎病25例,并同1989~1995年用TDP加按摩治疗同类颈椎病25例进行对照,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颈部牵引加按摩及保健操组(简称A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3.7岁;病程2个月~6年.TDP加按摩组(简称B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8~64岁,平均40.5岁;病程6个月~8年.2 治疗方法2.1 A组 治疗时先颈椎牵引,再行颈部按摩,配以颈部保健操.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需间隔1周.2.1.1 颈椎牵引:采用悬吊式牵引架,患者取坐位行颌枕牵引,头前倾15°,牵引重量从5kg开始,因人而宜逐日增加,以能耐受力度至15kg维持.

    1998年04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牵引、按摩及保健操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童德康

    <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1996~1998年,我科采用颈椎牵引、按摩和保健操结合法治疗颈椎病25例,并同1989~1995年用TDP加按摩治疗同类颈椎病25例进行对照,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颈部牵引加按摩及保健操组(简称A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3.7岁;病程2个月~6年.TDP加按摩组(简称B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8~64岁,平均40.5岁;病程6个月~8年.2 治疗方法2.1 A组 治疗时先颈椎牵引,再行颈部按摩,配以颈部保健操.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需间隔1周.2.1.1 颈椎牵引:采用悬吊式牵引架,患者取坐位行颌枕牵引,头前倾15°,牵引重量从5kg开始,因人而宜逐日增加,以能耐受力度至15kg维持.

    1998年04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针刺治疗胃下垂44例疗效观察

    马连启

    <正>胃下垂为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和劳作.笔者将1995~1997年针刺治疗胃下垂44例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9例,女25例;25~40岁21例,41~60岁23例.44例均有腹胀、下坠感,并伴有纳差、腹痛、倦怠、失眠、腹泻、便秘、反酸、呕恶等.治疗前X线钡餐透视,胃下极均在髂嵴连线下>6cm;其中1度(胃下极过髂嵴连线下6~7.5cm)8例,Ⅱ度(胃下极过髂嵴连线下为7.6~10cm)21例,Ⅲ度(胃下极过髂嵴连线下10·1cm以上)15例.2 治疗方法2.1 针具 选用26~28号的3~6寸毫针;2.2 选穴:巨阙(腹正中线上剑突下1.5寸处)、肓俞(肚脐旁开0.5寸处).

    1998年04期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针刺治疗胃下垂44例疗效观察

    马连启

    <正>胃下垂为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和劳作.笔者将1995~1997年针刺治疗胃下垂44例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9例,女25例;25~40岁21例,41~60岁23例.44例均有腹胀、下坠感,并伴有纳差、腹痛、倦怠、失眠、腹泻、便秘、反酸、呕恶等.治疗前X线钡餐透视,胃下极均在髂嵴连线下>6cm;其中1度(胃下极过髂嵴连线下6~7.5cm)8例,Ⅱ度(胃下极过髂嵴连线下为7.6~10cm)21例,Ⅲ度(胃下极过髂嵴连线下10·1cm以上)15例.2 治疗方法2.1 针具 选用26~28号的3~6寸毫针;2.2 选穴:巨阙(腹正中线上剑突下1.5寸处)、肓俞(肚脐旁开0.5寸处).

    1998年04期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灸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5例

    秦艳梅,赵成丽

    <正>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长期便秘不仅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并可危及健康,加速衰老.临床多用润肠泻下药物治疗,但只能缓解一时,而不能治其根本,导致病程缠绵,经久不愈.我们1990~1997年,采用灸法治疗35例,取得较好疗效.1 一般资料35例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60岁,平均68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6个月,平均15个月.2 治疗方法2.1 取穴 主穴:足三里、气海;配穴:脾俞、胃俞、大肠俞、肾俞.

    1998年04期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灸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5例

    秦艳梅,赵成丽

    <正>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长期便秘不仅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并可危及健康,加速衰老.临床多用润肠泻下药物治疗,但只能缓解一时,而不能治其根本,导致病程缠绵,经久不愈.我们1990~1997年,采用灸法治疗35例,取得较好疗效.1 一般资料35例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60岁,平均68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6个月,平均15个月.2 治疗方法2.1 取穴 主穴:足三里、气海;配穴:脾俞、胃俞、大肠俞、肾俞.

    1998年04期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针灸在失眠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庞玲,王艳

    <正>自1995年来我科应用针灸临床护理失眠的病人,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性别与年龄:住院病人中因失眠而接受针灸治疗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0~67岁.1.2 临床表现1.2.1 心脾两虚型(24例):思虑劳倦损伤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不能藏神,脾伤则精微不化,无以奉心,均导致心失血养,神不能安而成失眠.证见失眠头晕,心悸健忘,不欲饮食,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少华,脉细弱.1.2.2 肝火上扰型(15例):暴怒或抑郁致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肝火上亢,扰乱心神,神不守舍则失眠.证见头痛,失眠,眩晕,口苦咽干,胸胁胀满,急躁易怒,脉弦.1.2.3 心肾不交型(4例):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或久病之后,肾阴亏虚,不能上承以致水不济火,心阳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相火易动;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皆导致心肾失调,水火不济,神志不宁而失眠.证见失眠,头晕,心悸,耳鸣,腰酸腿软,遗精,脉沉细或细数.

    1998年04期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针灸在失眠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庞玲,王艳

    <正>自1995年来我科应用针灸临床护理失眠的病人,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性别与年龄:住院病人中因失眠而接受针灸治疗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0~67岁.1.2 临床表现1.2.1 心脾两虚型(24例):思虑劳倦损伤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不能藏神,脾伤则精微不化,无以奉心,均导致心失血养,神不能安而成失眠.证见失眠头晕,心悸健忘,不欲饮食,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少华,脉细弱.1.2.2 肝火上扰型(15例):暴怒或抑郁致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肝火上亢,扰乱心神,神不守舍则失眠.证见头痛,失眠,眩晕,口苦咽干,胸胁胀满,急躁易怒,脉弦.1.2.3 心肾不交型(4例):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或久病之后,肾阴亏虚,不能上承以致水不济火,心阳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相火易动;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皆导致心肾失调,水火不济,神志不宁而失眠.证见失眠,头晕,心悸,耳鸣,腰酸腿软,遗精,脉沉细或细数.

    1998年04期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从《内经》的时间治疗学探究瘀血证治法

    张霄霖

    <正>自然界存在着自然节律,产生自然节律的基础是阴阳消长.《内经》的时间治疗学观点就是建立在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的基础上.自然界日月运行,气候寒暑变化对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经脉气血的运行都有直接影响.当人体脏腑功能紊乱,不能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病理改变.因此治疗疾病要根据“天人相应”的规律去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以求机体内外环境整体的统一.正如《内经·四气调神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瘀血证是中医特有的命名.大凡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由此引起的病证统称为瘀血证.对其治疗,虽有活血祛瘀之大法,但若细究各类瘀血病证病发的规律去因时制宜治疗,将大有裨益.

    1998年04期 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从《内经》的时间治疗学探究瘀血证治法

    张霄霖

    <正>自然界存在着自然节律,产生自然节律的基础是阴阳消长.《内经》的时间治疗学观点就是建立在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的基础上.自然界日月运行,气候寒暑变化对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经脉气血的运行都有直接影响.当人体脏腑功能紊乱,不能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病理改变.因此治疗疾病要根据“天人相应”的规律去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以求机体内外环境整体的统一.正如《内经·四气调神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瘀血证是中医特有的命名.大凡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由此引起的病证统称为瘀血证.对其治疗,虽有活血祛瘀之大法,但若细究各类瘀血病证病发的规律去因时制宜治疗,将大有裨益.

    1998年04期 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肺阳虚证的诊断与治疗

    刘绪银

    探讨了肺阳虚的病理特点、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指出肺阳虚多见于慢性肺系疾病中,常生痰饮、瘀血,并累及心肾脾.

    1998年04期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肺阳虚证的诊断与治疗

    刘绪银

    探讨了肺阳虚的病理特点、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指出肺阳虚多见于慢性肺系疾病中,常生痰饮、瘀血,并累及心肾脾.

    1998年04期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概况

    张玉芬

    <正>血府逐瘀汤(以下简称本方)源于王清任《医林改错》,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原方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甘草、赤芍药、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组成.王清任有“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之言,后世将本方广泛地用于内、外、妇、眼、喉等各科.笔者就近年对本方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内科1.1 冠心病 黄仕泽等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57例,并设对照组52例,2组均用硝苯地平或消心痛10mg,1日3次口服,并酌情予以抗感染、利尿、纠正酸、碱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加味血府逐瘀汤,药用黄芪50g,当归12g,桃仁6g,红花6g,枳壳12g,牛膝129,川芎12g,赤芍药12g,桔梗9g,甘草9g,红人参10g,麦门冬30g,北五味子15g,丹参12g.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57例中,显

    1998年04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概况

    张玉芬

    <正>血府逐瘀汤(以下简称本方)源于王清任《医林改错》,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原方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甘草、赤芍药、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组成.王清任有“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之言,后世将本方广泛地用于内、外、妇、眼、喉等各科.笔者就近年对本方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内科1.1 冠心病 黄仕泽等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57例,并设对照组52例,2组均用硝苯地平或消心痛10mg,1日3次口服,并酌情予以抗感染、利尿、纠正酸、碱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加味血府逐瘀汤,药用黄芪50g,当归12g,桃仁6g,红花6g,枳壳12g,牛膝129,川芎12g,赤芍药12g,桔梗9g,甘草9g,红人参10g,麦门冬30g,北五味子15g,丹参12g.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57例中,显

    1998年04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传统中医抗衰老中药遗传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龚太平,宋世震,肖文荟,张明,范东琳,艾友菊,任风光,贾幼明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检测传统中医抗衰老中药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药物剂量在1.2×10~3μg/ml、2.6×10~4μg/ml时,其SCE频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6.72/细胞、7.10/细胞,3.83%、4.58‰,1.10%、1.30%;各组之间数值经t检验与F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此中药在体外实验未见明显遗传毒性.

    1998年04期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传统中医抗衰老中药遗传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龚太平,宋世震,肖文荟,张明,范东琳,艾友菊,任风光,贾幼明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检测传统中医抗衰老中药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药物剂量在1.2×10~3μg/ml、2.6×10~4μg/ml时,其SCE频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6.72/细胞、7.10/细胞,3.83%、4.58‰,1.10%、1.30%;各组之间数值经t检验与F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此中药在体外实验未见明显遗传毒性.

    1998年04期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