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入营分与透热转气

    代桂满;

    <正> 透热转气为温热病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首先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后世医家又称之为“清营泄热”、“凉营解毒”、“凉营透热”或“清气凉营”等。近年来各地编写的中医教材中,温病理论体系的卫气营血辨证内容基本相同,而对营分证治疗大法透热转气问题,则互有出入。大体有以下三点: ①、认为营分证的治疗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邪之品,以冀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198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热入营分与透热转气

    代桂满;

    <正> 透热转气为温热病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首先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后世医家又称之为“清营泄热”、“凉营解毒”、“凉营透热”或“清气凉营”等。近年来各地编写的中医教材中,温病理论体系的卫气营血辨证内容基本相同,而对营分证治疗大法透热转气问题,则互有出入。大体有以下三点: ①、认为营分证的治疗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邪之品,以冀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198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腹痛一例治验

    承歧;

    <正> 患者王××,男,32岁,社员。患者于1979年6月份因左下腹剧烈疼痛,伴高热,腹泻,在当地及县医院住院治疗,但腹疼不能控制,又转省××医院住院,先后应用抗菌素,解痉止疼药治疗,效果不佳,每次剧疼发作,需肌注度冷丁100毫克方能缓解。月余,病势稍退,患者自动出院。患者出院后,仍每日服用新霉素、普鲁苯辛等药,从不间断,但剧烈腹疼时有发作。每逢发作即大汗淋漓,坐卧不安,甚则翻滚床上,呻吟不已,需持续四、五小时方能缓解。于1979年10月8日来我处就诊。患者面色灰暗,形体消瘦,慢性病容,愁眉苦脸,左下腹按之疼痛,

    1983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腹痛一例治验

    承歧;

    <正> 患者王××,男,32岁,社员。患者于1979年6月份因左下腹剧烈疼痛,伴高热,腹泻,在当地及县医院住院治疗,但腹疼不能控制,又转省××医院住院,先后应用抗菌素,解痉止疼药治疗,效果不佳,每次剧疼发作,需肌注度冷丁100毫克方能缓解。月余,病势稍退,患者自动出院。患者出院后,仍每日服用新霉素、普鲁苯辛等药,从不间断,但剧烈腹疼时有发作。每逢发作即大汗淋漓,坐卧不安,甚则翻滚床上,呻吟不已,需持续四、五小时方能缓解。于1979年10月8日来我处就诊。患者面色灰暗,形体消瘦,慢性病容,愁眉苦脸,左下腹按之疼痛,

    1983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阴阳五行学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论(续十)

    桑林;

    <正> (六)转化基于阴阳互根,物极必它,阴阳反它,从而有阴阳转化的规律。在经文里约有三处: 1.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是说天日为阳,为至大之阳,而地球与之相对地即是阴凝之质。地上的物类,特别是生物必赖阳光的温煦而发生变化,所以说“积阴为地。”阳光是一切能动的源泉。生物的能动

    1983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阴阳五行学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论(续十)

    桑林;

    <正> (六)转化基于阴阳互根,物极必它,阴阳反它,从而有阴阳转化的规律。在经文里约有三处: 1.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是说天日为阳,为至大之阳,而地球与之相对地即是阴凝之质。地上的物类,特别是生物必赖阳光的温煦而发生变化,所以说“积阴为地。”阳光是一切能动的源泉。生物的能动

    1983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试评《通俗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沈敏南;

    <正> 《通俗伤寒论》(以下简称《通俗》)是清末浙江绍兴名医俞根初先生所著。俞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法,理论精深,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体会到《伤寒论》虽是外感病的专书,但所论述仅以风寒为主;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王士雄《温热经纬》只讨论了温(热)、湿二邪为主的证治,各有所偏。只有六淫合论,才能成为四时外感病之

    1983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试评《通俗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沈敏南;

    <正> 《通俗伤寒论》(以下简称《通俗》)是清末浙江绍兴名医俞根初先生所著。俞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法,理论精深,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体会到《伤寒论》虽是外感病的专书,但所论述仅以风寒为主;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王士雄《温热经纬》只讨论了温(热)、湿二邪为主的证治,各有所偏。只有六淫合论,才能成为四时外感病之

    1983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治愈虚痹一例

    阎荣卫;

    <正> 痹证由风寒湿邪闭阻络脉所致,属实者多,属虚者亦不少,久痹不愈或大病之后及产后气血不足,脉络失养而作痛,此即痹证之属虚者。叶天士谓:“络虚则痛”就是指此而言。证见肢体关节酸痛,痛处不固定,劳累加剧,伴有心悸,乏力、气短、面色无华,舌淡脉弱等症。《临证指南医案》华玉堂按云:“症之虚者,气馁不能充运,血衰不能滋荣,当养气补血,而兼寓通于补。”《临证指南·痹证》又谓:“风湿肿痹,举世皆以客邪宜散,愈治愈剧。不明先因劳倦内伤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

    1983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治愈虚痹一例

    阎荣卫;

    <正> 痹证由风寒湿邪闭阻络脉所致,属实者多,属虚者亦不少,久痹不愈或大病之后及产后气血不足,脉络失养而作痛,此即痹证之属虚者。叶天士谓:“络虚则痛”就是指此而言。证见肢体关节酸痛,痛处不固定,劳累加剧,伴有心悸,乏力、气短、面色无华,舌淡脉弱等症。《临证指南医案》华玉堂按云:“症之虚者,气馁不能充运,血衰不能滋荣,当养气补血,而兼寓通于补。”《临证指南·痹证》又谓:“风湿肿痹,举世皆以客邪宜散,愈治愈剧。不明先因劳倦内伤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

    1983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急性持续高热治验

    贾卜斋;

    <正> 急性持续性未明高热多是中医外感发热疾病的一个症状,其病因可寒可热,其病性可虚可实,其辨证方法或以伤寒六经辨证,或以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就个人经验看,属温热病的居多。在发热早期,是邪正相搏,正气抗拒外邪而发生的实证;在后期或因温热病邪或由寒化热,伤津耗液,以致阴虚发热。但也有阴已虚而阳亢盛,高热不止,虚实互见的。所以应诊这样的病人,要求更详尽的询问病史,了

    1983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急性持续高热治验

    贾卜斋;

    <正> 急性持续性未明高热多是中医外感发热疾病的一个症状,其病因可寒可热,其病性可虚可实,其辨证方法或以伤寒六经辨证,或以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就个人经验看,属温热病的居多。在发热早期,是邪正相搏,正气抗拒外邪而发生的实证;在后期或因温热病邪或由寒化热,伤津耗液,以致阴虚发热。但也有阴已虚而阳亢盛,高热不止,虚实互见的。所以应诊这样的病人,要求更详尽的询问病史,了

    1983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养营祛痹汤治疗产后身痛举例

    吴玉山;

    <正> 处方:当归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桂枝10克。水煎服。以见微汗为度。功能:益气养血,通经止痛,固表止汗。主治:产后气血亏虚,腠理失密,风寒湿邪乘虚入侵,遍身关节、筋骨疼痛,屈伸不能,头痛,腰痛,或肢体麻木,自汗,恶风寒,面色苍白,四肢无力,遇阴雨天加重,舌质淡嫩,脉虚无力,或沉弱无力等。

    198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养营祛痹汤治疗产后身痛举例

    吴玉山;

    <正> 处方:当归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桂枝10克。水煎服。以见微汗为度。功能:益气养血,通经止痛,固表止汗。主治:产后气血亏虚,腠理失密,风寒湿邪乘虚入侵,遍身关节、筋骨疼痛,屈伸不能,头痛,腰痛,或肢体麻木,自汗,恶风寒,面色苍白,四肢无力,遇阴雨天加重,舌质淡嫩,脉虚无力,或沉弱无力等。

    198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运用补肾法搞人工周期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初探

    张志英;

    <正>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正常行经期间阴道不规则的大量出血或小量持续淋漓不断出血,没有行经周期。虽和现代医学“功能性子宫出血”相似,但崩漏范围较广。“功能性子官出血”是指子宫没有其它器质性病变而由于性腺激素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症状。一、崩漏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肝、脾三脏的功能紊乱及冲任二脉失调。如:忧思伤脾,脾虚不能摄血;郁怒伤肝或郁久化热,则肝不藏血或迫血妄行;劳损惊恐伤肾,肾气虚亏不能闭藏则经血溢下。

    1983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运用补肾法搞人工周期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初探

    张志英;

    <正>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正常行经期间阴道不规则的大量出血或小量持续淋漓不断出血,没有行经周期。虽和现代医学“功能性子宫出血”相似,但崩漏范围较广。“功能性子官出血”是指子宫没有其它器质性病变而由于性腺激素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症状。一、崩漏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肝、脾三脏的功能紊乱及冲任二脉失调。如:忧思伤脾,脾虚不能摄血;郁怒伤肝或郁久化热,则肝不藏血或迫血妄行;劳损惊恐伤肾,肾气虚亏不能闭藏则经血溢下。

    1983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升精汤、海胎丸治疗男子不育症

    常永儒;

    <正> 男子不育症主要由于精液不正常所致,表现为精子计数在每毫升三千万以下,或无精子,精子活动率低下及精子畸形。患者主诉多为腰背酸痛,头昏,阳萎,早泄,同房不射精等。根据中医学的用药原则,并参照老中医经验,拟升精汤,海胎丸用以治疗男子不育症,收到初步效果,简介于下,供同道参考。男子不育症多属虚症,故用药以补肾填髓法。升精汤:熟地12克山药10克狗脊12克菟丝子12克淫羊藿18克阳起石18克仙茅18克锁阳10克葫芦巴10克附子10克肉苁蓉12克牛膝5克炙甘草 6克

    1983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升精汤、海胎丸治疗男子不育症

    常永儒;

    <正> 男子不育症主要由于精液不正常所致,表现为精子计数在每毫升三千万以下,或无精子,精子活动率低下及精子畸形。患者主诉多为腰背酸痛,头昏,阳萎,早泄,同房不射精等。根据中医学的用药原则,并参照老中医经验,拟升精汤,海胎丸用以治疗男子不育症,收到初步效果,简介于下,供同道参考。男子不育症多属虚症,故用药以补肾填髓法。升精汤:熟地12克山药10克狗脊12克菟丝子12克淫羊藿18克阳起石18克仙茅18克锁阳10克葫芦巴10克附子10克肉苁蓉12克牛膝5克炙甘草 6克

    1983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王云彤老中医治疗痹证的经验

    陈耀章;

    <正> 痹者,闭也,气血阻闭不通之谓也。凡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气血运行受阻,引起关节、肌肤酸麻重疼甚至肿胀变形等症,统称痹证。王云彤老中医行医50多年,治疗各种痹证,其经验有四个方面: 首辨寒热痹证的分类,《内经》有行痹、痛痹、着痹及筋、脉、肌、皮、骨五体痹;《金匮要略》有风、湿、血痹、历节等。王老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治痹首辨寒热二纲,然后据证再揆度风、湿、热孰多孰少,因证治之。临床上,寒证多,热证少。热证的辨别要点:寒证以肢体

    1983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王云彤老中医治疗痹证的经验

    陈耀章;

    <正> 痹者,闭也,气血阻闭不通之谓也。凡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气血运行受阻,引起关节、肌肤酸麻重疼甚至肿胀变形等症,统称痹证。王云彤老中医行医50多年,治疗各种痹证,其经验有四个方面: 首辨寒热痹证的分类,《内经》有行痹、痛痹、着痹及筋、脉、肌、皮、骨五体痹;《金匮要略》有风、湿、血痹、历节等。王老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治痹首辨寒热二纲,然后据证再揆度风、湿、热孰多孰少,因证治之。临床上,寒证多,热证少。热证的辨别要点:寒证以肢体

    1983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妇科验案四则

    丁福芝;李凤兰;

    <正> 丁世名老师有五十余载临床经验,对妇科疾病强调“治病必求于本,重在辨证”。现举例如下: 一、崩漏验案丁师治疗崩漏,首重澄源为务,在此基础上,以塞其流,不可见血止血。认为崩漏乃有寒热虚实及损伤冲任之分,若早敛止血,急图塞流,难免闭门留寇。赵××,女,25岁,未婚,工人,住院号9015。月经不规则五年,活动劳累时加重,屡治无效。1981年12月18日因过劳突然下血不止,晕厥二次,12月23日门诊以功能性子

    1983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妇科验案四则

    丁福芝;李凤兰;

    <正> 丁世名老师有五十余载临床经验,对妇科疾病强调“治病必求于本,重在辨证”。现举例如下: 一、崩漏验案丁师治疗崩漏,首重澄源为务,在此基础上,以塞其流,不可见血止血。认为崩漏乃有寒热虚实及损伤冲任之分,若早敛止血,急图塞流,难免闭门留寇。赵××,女,25岁,未婚,工人,住院号9015。月经不规则五年,活动劳累时加重,屡治无效。1981年12月18日因过劳突然下血不止,晕厥二次,12月23日门诊以功能性子

    1983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安心定喘汤在临床的应用

    张树宗;

    <正> 方剂组成:生龙骨30克生山药30克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生杭芍12克五味子9克茯苓12克杏仁(去皮尖)9克阿胶9克天冬9克远志9克炒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功能:健肝益肾,滋补心肺。主治:支气管炎哮喘,劳嗽吐血,神经衰弱,男子遗精,妇女白带以及不能孕育等证。药物分析:生山药、萸肉、熟地、杭芍补益肝肾,龙骨、五味子、阿胶、天冬、茯苓、远志、杏仁、柏子仁、枣仁滋补心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者去熟地,加内金、半夏)。

    1983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安心定喘汤在临床的应用

    张树宗;

    <正> 方剂组成:生龙骨30克生山药30克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生杭芍12克五味子9克茯苓12克杏仁(去皮尖)9克阿胶9克天冬9克远志9克炒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功能:健肝益肾,滋补心肺。主治:支气管炎哮喘,劳嗽吐血,神经衰弱,男子遗精,妇女白带以及不能孕育等证。药物分析:生山药、萸肉、熟地、杭芍补益肝肾,龙骨、五味子、阿胶、天冬、茯苓、远志、杏仁、柏子仁、枣仁滋补心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者去熟地,加内金、半夏)。

    1983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浅谈辨证论治的体会

    王玉堂;

    <正> 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确有独到之处。不论是常见病或疑难病,如能辨证精当,施治妥切,就会取得满意效果。否则辨证有失,用药不确,就难以恰中病所。效果就大有差异。然而同属辨证,有从这方面入手治疗,有从另方面入手治疗的,有时也可收到异途同归之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将我跟随名老中医临床实践中,特别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的几个病例加以整理,简单介绍,仅供参考。病案举例例1:多发性项部疮肿。项部发际处散在疮肿,根坚硬刺痒,红肿灼热,顶敷脓样分泌物。伴有心烦小便黄赤。纳尚可,舌质红,舌

    1983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浅谈辨证论治的体会

    王玉堂;

    <正> 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确有独到之处。不论是常见病或疑难病,如能辨证精当,施治妥切,就会取得满意效果。否则辨证有失,用药不确,就难以恰中病所。效果就大有差异。然而同属辨证,有从这方面入手治疗,有从另方面入手治疗的,有时也可收到异途同归之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将我跟随名老中医临床实践中,特别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的几个病例加以整理,简单介绍,仅供参考。病案举例例1:多发性项部疮肿。项部发际处散在疮肿,根坚硬刺痒,红肿灼热,顶敷脓样分泌物。伴有心烦小便黄赤。纳尚可,舌质红,舌

    1983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治疗肺结核病的体会

    王大鹏;

    <正> 肺结核病在中医学属于虚劳、痨瘵的范围。确切些说,中医所说的痨瘵、传尸、尸疰、肺痨等,即指肺结核而言。中国古代医家曾指出:本病是由痨虫所引起的传染性疾患。早在公元三世纪的《中藏经》中已说明:“传尸者,非为一门相染而成也。锺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晋代《肘后方》也说:“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宋元时期,医籍中已明确指出本病的致病源是一种痨虫。如《直指方》说:“痨虫蚀人骨髓,血枯精竭。”明代《古

    1983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治疗肺结核病的体会

    王大鹏;

    <正> 肺结核病在中医学属于虚劳、痨瘵的范围。确切些说,中医所说的痨瘵、传尸、尸疰、肺痨等,即指肺结核而言。中国古代医家曾指出:本病是由痨虫所引起的传染性疾患。早在公元三世纪的《中藏经》中已说明:“传尸者,非为一门相染而成也。锺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晋代《肘后方》也说:“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宋元时期,医籍中已明确指出本病的致病源是一种痨虫。如《直指方》说:“痨虫蚀人骨髓,血枯精竭。”明代《古

    1983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割治大椎穴治疗发际疮

    孙国;

    <正> 发际疮是生于颈后发际部的一种多发性毛囊疖肿,多见于青壮年。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此愈彼起,极其顽固,缠绵难愈。笔者采用割治大椎穴,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取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常规消毒,2%普鲁卡因局麻,用刮须刀(消毒)纵切开皮肤约5毫米长,再用三棱针挑断切口内少许纤维组织,随后火罐拔之,拔后消毒纱布盖好。

    1983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割治大椎穴治疗发际疮

    孙国;

    <正> 发际疮是生于颈后发际部的一种多发性毛囊疖肿,多见于青壮年。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此愈彼起,极其顽固,缠绵难愈。笔者采用割治大椎穴,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取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常规消毒,2%普鲁卡因局麻,用刮须刀(消毒)纵切开皮肤约5毫米长,再用三棱针挑断切口内少许纤维组织,随后火罐拔之,拔后消毒纱布盖好。

    1983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李庚申先生治疗崩漏的经验

    李橘梅;李天海;

    <正> 先父李庚申先生(1904~1968年),河北省武安县人,幼承家传医学十一世,精于妇科。我夫妇亲受其传,现简述治疗崩漏的经验如下: 先父认为,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所致。导致冲任损伤的病因有五:一是血热妄行,多因久食辛辣之品,内生积热而成;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热郁于内,损伤冲任而致;二是气虚,思虑过多,饥饱劳役,损伤脾气,心脾虚损,中气下陷,不能摄血;三是劳伤冲任,因劳过度,脏腑耗损,冲任气虚,带脉不固,制约失

    1983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李庚申先生治疗崩漏的经验

    李橘梅;李天海;

    <正> 先父李庚申先生(1904~1968年),河北省武安县人,幼承家传医学十一世,精于妇科。我夫妇亲受其传,现简述治疗崩漏的经验如下: 先父认为,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所致。导致冲任损伤的病因有五:一是血热妄行,多因久食辛辣之品,内生积热而成;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热郁于内,损伤冲任而致;二是气虚,思虑过多,饥饱劳役,损伤脾气,心脾虚损,中气下陷,不能摄血;三是劳伤冲任,因劳过度,脏腑耗损,冲任气虚,带脉不固,制约失

    1983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槐豆籽治妇女血崩症

    熊德良;宋保国;

    <正> 用槐豆籽土法治疗妇女血崩疗效较好,现介绍采集、蒸制、服用的具体办法: 一、采集:十月下旬霜降后,开始采摘槐豆,放在通风处凉晒,严防槐豆籽霉烂变质。二、制法:第一次在冬至后(一九)把槐豆放入铁锅进行蒸制,蒸后放在通风处凉晒。第二次蒸制是二九后开始,蒸后再进行凉晒,如此反复蒸制九次,直到立春蒸制凉晒完毕。三、服用配量:将蒸晒过的槐豆籽四两,

    1983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槐豆籽治妇女血崩症

    熊德良;宋保国;

    <正> 用槐豆籽土法治疗妇女血崩疗效较好,现介绍采集、蒸制、服用的具体办法: 一、采集:十月下旬霜降后,开始采摘槐豆,放在通风处凉晒,严防槐豆籽霉烂变质。二、制法:第一次在冬至后(一九)把槐豆放入铁锅进行蒸制,蒸后放在通风处凉晒。第二次蒸制是二九后开始,蒸后再进行凉晒,如此反复蒸制九次,直到立春蒸制凉晒完毕。三、服用配量:将蒸晒过的槐豆籽四两,

    1983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奔豚气病治案

    王兴奉;

    <正>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篇》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主方奔豚汤。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奔豚气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例1:张××,女,27岁,81年10月就诊。患者一年来少言寡语,心情

    1983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奔豚气病治案

    王兴奉;

    <正>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篇》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主方奔豚汤。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奔豚气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例1:张××,女,27岁,81年10月就诊。患者一年来少言寡语,心情

    1983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穴位药物贴敷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二百五十例报告

    许正;

    <正> 小儿消化不良而吐泻为临床常见病。笔者于七八年开始,配一种中药丸,敷于穴位,经治250例,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250例中,男136例,女114例。年龄1~6个月55例,6个月~1岁100例,1~3岁75例,3~5岁15例,5~13岁5例。病程最短一天,最长二年。二、疗效标准治愈:日排便1至2次,色黄质软呈条状,无腥臭酸味,进食正常,不吐,睡眠安稳。

    1983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穴位药物贴敷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二百五十例报告

    许正;

    <正> 小儿消化不良而吐泻为临床常见病。笔者于七八年开始,配一种中药丸,敷于穴位,经治250例,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250例中,男136例,女114例。年龄1~6个月55例,6个月~1岁100例,1~3岁75例,3~5岁15例,5~13岁5例。病程最短一天,最长二年。二、疗效标准治愈:日排便1至2次,色黄质软呈条状,无腥臭酸味,进食正常,不吐,睡眠安稳。

    1983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漫谈崩漏治疗六法

    孙克良;

    <正> 崩漏主要指妇女非月经期各种病理状态下的子宫出血。现概括六法加以论述: 一、固摄冲任法冲任起自胞中,隶属阳明。冲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故有“冲为十二经之海”,“冲为血海”之称;任脉总司一身之阴,又称“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巢氏病源说:“崩中之病,是劳伤冲任之脉,冲任脉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若劳伤冲任,跌仆损伤,小产等,冲任受损,经不守舍,则崩漏互见。兼见腰酸腹痛、下坠。舌质暗红无苔,脉沉细。治宜补气固摄、调补冲任。

    1983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漫谈崩漏治疗六法

    孙克良;

    <正> 崩漏主要指妇女非月经期各种病理状态下的子宫出血。现概括六法加以论述: 一、固摄冲任法冲任起自胞中,隶属阳明。冲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故有“冲为十二经之海”,“冲为血海”之称;任脉总司一身之阴,又称“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巢氏病源说:“崩中之病,是劳伤冲任之脉,冲任脉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若劳伤冲任,跌仆损伤,小产等,冲任受损,经不守舍,则崩漏互见。兼见腰酸腹痛、下坠。舌质暗红无苔,脉沉细。治宜补气固摄、调补冲任。

    1983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瘀血胃痛验案三例

    马朝栋;

    <正> 例1:刘××,男,17岁。63年曾患胃脘痛,经本县中医治疗无效,乃赴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收留住院观察。经检查、血象、肝功能、胸透拍片等均无异常发现。给予解痉、镇痛剂,如:阿托品,杜冷丁等,痛势暂可缓解,旋又复发。因病因未明,拟将剖腹探查,为患者家属所拒绝,乃邀余会诊。细询患者病前与人搬泵较力,当时仅觉用力过猛,

    1983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瘀血胃痛验案三例

    马朝栋;

    <正> 例1:刘××,男,17岁。63年曾患胃脘痛,经本县中医治疗无效,乃赴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收留住院观察。经检查、血象、肝功能、胸透拍片等均无异常发现。给予解痉、镇痛剂,如:阿托品,杜冷丁等,痛势暂可缓解,旋又复发。因病因未明,拟将剖腹探查,为患者家属所拒绝,乃邀余会诊。细询患者病前与人搬泵较力,当时仅觉用力过猛,

    1983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九分散治愈老年性陈旧性骨折两例

    贾玉明;

    <正> 我采用“九分散”(见注)加味,治疗老年性陈旧性骨折两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病例: 1.李××,女,52岁,河北医学院×院X光号501。于1971年12月5日右胯部摔伤,当时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并于同年12月16日去河北医学院×院行三翼钉内固定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袜套牵引两周。72年4月5日复查,X线显示:右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线清晰,未见骨痂。4月20日请余诊治,当时处方:生川乌15克

    1983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九分散治愈老年性陈旧性骨折两例

    贾玉明;

    <正> 我采用“九分散”(见注)加味,治疗老年性陈旧性骨折两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病例: 1.李××,女,52岁,河北医学院×院X光号501。于1971年12月5日右胯部摔伤,当时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并于同年12月16日去河北医学院×院行三翼钉内固定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袜套牵引两周。72年4月5日复查,X线显示:右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线清晰,未见骨痂。4月20日请余诊治,当时处方:生川乌15克

    1983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口苦当分虚实论治

    李光海;阎荣卫;

    <正> 口苦为患者的自觉证状,临床较常见,前贤多认为属实热有余之证。《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曰胆瘅。”王冰注:“亦谓热也。”马莳注曰:“此病乃胆气之热也。”《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柯韵伯曰:“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现在有关著作亦多谓口苦多属肝胆有热。口苦属实者固多,但属虚者亦屡有所见。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即

    1983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口苦当分虚实论治

    李光海;阎荣卫;

    <正> 口苦为患者的自觉证状,临床较常见,前贤多认为属实热有余之证。《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曰胆瘅。”王冰注:“亦谓热也。”马莳注曰:“此病乃胆气之热也。”《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柯韵伯曰:“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现在有关著作亦多谓口苦多属肝胆有热。口苦属实者固多,但属虚者亦屡有所见。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即

    1983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器官轴型胃扭转一例治验

    戴振生;

    <正> 患者,路××,男,53岁。以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疼痛,于1981年5月8日邀余诊治。患者素体虚弱,有胃病史10年。近日因感冒发烧,过服解热药安乃近(一次吞服1.5克),致大汗淋漓,并出现腹痛、腹胀、食入即吐。服解痉止疼西药证情反见加重,伴暖气、泛酸。患者曾于5月4日到×医院放射科做钡餐上消化道造影,发现胃大弯向上翻,小弯低于大弯,显示出两个气液平面,十二指肠球部低于角切迹。诊断为胃扭转(器

    1983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器官轴型胃扭转一例治验

    戴振生;

    <正> 患者,路××,男,53岁。以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疼痛,于1981年5月8日邀余诊治。患者素体虚弱,有胃病史10年。近日因感冒发烧,过服解热药安乃近(一次吞服1.5克),致大汗淋漓,并出现腹痛、腹胀、食入即吐。服解痉止疼西药证情反见加重,伴暖气、泛酸。患者曾于5月4日到×医院放射科做钡餐上消化道造影,发现胃大弯向上翻,小弯低于大弯,显示出两个气液平面,十二指肠球部低于角切迹。诊断为胃扭转(器

    1983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牙周病治验

    张宝钧;张合恩;张彬;

    <正> 已故张宝钧老师业医四十余载,通治内外各科,尤对五官病颇有研究。现介绍张氏用阳和汤治疗牙周病验案一例,供同道参考。任×,男,58岁,农民,患者牙龈溃烂流脓二年多,牙齿均有松动,齿间隙增宽,咀嚼无力,牙齿有浮起感,龈色暗紫易出血,流脓清稀。自觉口内如进凉风,口中甜成发辣,粘而不适,口吐涎沫量多而频。曾在市及省某医院诊断为牙周炎,用碘甘油擦牙龈清除塞物,

    1983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牙周病治验

    张宝钧;张合恩;张彬;

    <正> 已故张宝钧老师业医四十余载,通治内外各科,尤对五官病颇有研究。现介绍张氏用阳和汤治疗牙周病验案一例,供同道参考。任×,男,58岁,农民,患者牙龈溃烂流脓二年多,牙齿均有松动,齿间隙增宽,咀嚼无力,牙齿有浮起感,龈色暗紫易出血,流脓清稀。自觉口内如进凉风,口中甜成发辣,粘而不适,口吐涎沫量多而频。曾在市及省某医院诊断为牙周炎,用碘甘油擦牙龈清除塞物,

    1983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肾亏闭经治验

    尹锡凤;张利国;

    <正> 闭经多由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虚血少,寒湿凝聚所致。但肾亏亦有闭经者,盖月事之源,全凭先天肾旺,癸水盈盛,气血满溢下行而为月经。若肾气衰,天癸不足,化生之源枯竭,血海不得常满,地道通畅亦无经血可行,何为不闭?临证遇此,余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补肾填精,化生气血,常有佳效,而停经数月至年余者,均能应期复行。例一:刘××,女,36岁,1977年4月14日诊。闭经五个月,伴有膝困腰酸,食少面色(白光)白,体型肥胖,既往月经色淡质稀且周期延

    1983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肾亏闭经治验

    尹锡凤;张利国;

    <正> 闭经多由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虚血少,寒湿凝聚所致。但肾亏亦有闭经者,盖月事之源,全凭先天肾旺,癸水盈盛,气血满溢下行而为月经。若肾气衰,天癸不足,化生之源枯竭,血海不得常满,地道通畅亦无经血可行,何为不闭?临证遇此,余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补肾填精,化生气血,常有佳效,而停经数月至年余者,均能应期复行。例一:刘××,女,36岁,1977年4月14日诊。闭经五个月,伴有膝困腰酸,食少面色(白光)白,体型肥胖,既往月经色淡质稀且周期延

    1983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整复手法

    段景福;

    <正>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骨折,此种骨折移位方向一般远端向后或伴向桡侧,发生机制是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如果单独用牵拉挤按手法,即使力量再大也不会成功,而且易导致局部软组织肿胀,甚至畸形愈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单轻揉的整复手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整复方法:患者仰卧或坐位,肘部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掌心向下),

    1983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整复手法

    段景福;

    <正>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骨折,此种骨折移位方向一般远端向后或伴向桡侧,发生机制是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如果单独用牵拉挤按手法,即使力量再大也不会成功,而且易导致局部软组织肿胀,甚至畸形愈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单轻揉的整复手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整复方法:患者仰卧或坐位,肘部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掌心向下),

    1983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

    丁世名;

    <正> 当归四逆汤是《伤寒论·厥阴篇》中的方剂,由当归、桂枝、白芍、通草、细辛、甘草、大枣组成。主要作用:养血散寒,温通经脉。对血虚寒凝,脉络痹阻之证,皆可用之。笔者临床用于现代的“运动性癫痫”、“多形性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荨麻疹”、“旋前圆肌综合征”、“原发性不孕症”,均获良效。举例如下: 一、运动性癫痫史××,男,8岁,承德市民。其母代诉:81年7月间自言我困,初为睡觉多,继则加重,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而

    1983年01期 38-3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

    丁世名;

    <正> 当归四逆汤是《伤寒论·厥阴篇》中的方剂,由当归、桂枝、白芍、通草、细辛、甘草、大枣组成。主要作用:养血散寒,温通经脉。对血虚寒凝,脉络痹阻之证,皆可用之。笔者临床用于现代的“运动性癫痫”、“多形性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荨麻疹”、“旋前圆肌综合征”、“原发性不孕症”,均获良效。举例如下: 一、运动性癫痫史××,男,8岁,承德市民。其母代诉:81年7月间自言我困,初为睡觉多,继则加重,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而

    1983年01期 38-3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张子维医案

    魏春山;

    <正> 丰润县中医院院长,我省名老中医张子维老大夫,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精于中医内科,旁通外、妇、儿、眼诸科。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人在毕业实习期间,有幸跟随张老学习,受益颇深。今将张老部分临床处方用药的经验介绍如下: 立法组方一方多义张老在临证中,从不拘泥古方,墨守成方。临床上各种病证交错繁杂。况且人的体质各异,生活条件和习惯千差万别。所以临证遣方必须灵活多变,师前人之法,而自出机杼,选药多

    1983年01期 4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张子维医案

    魏春山;

    <正> 丰润县中医院院长,我省名老中医张子维老大夫,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精于中医内科,旁通外、妇、儿、眼诸科。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人在毕业实习期间,有幸跟随张老学习,受益颇深。今将张老部分临床处方用药的经验介绍如下: 立法组方一方多义张老在临证中,从不拘泥古方,墨守成方。临床上各种病证交错繁杂。况且人的体质各异,生活条件和习惯千差万别。所以临证遣方必须灵活多变,师前人之法,而自出机杼,选药多

    1983年01期 4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李玉凡医案二则

    王建华;刘景岩;

    <正> 秦皇岛市中医院李玉凡老中医,行医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兹录李老医案二则试加分析。一、百合病赵××,男,39岁,农民。1956年3月12日就诊。病程已两年,初患感冒,又因情志抑郁发病。主诉口苦,发冷发热,头痛,睡眠不好,恶心或呕吐,有时每餐可食八两米饭,尿赤涩,小便时打冷战。查:行动迟缓,面色少华,语言低微,舌红无苔,脉数无力。诸症纷杂:细问之

    1983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李玉凡医案二则

    王建华;刘景岩;

    <正> 秦皇岛市中医院李玉凡老中医,行医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兹录李老医案二则试加分析。一、百合病赵××,男,39岁,农民。1956年3月12日就诊。病程已两年,初患感冒,又因情志抑郁发病。主诉口苦,发冷发热,头痛,睡眠不好,恶心或呕吐,有时每餐可食八两米饭,尿赤涩,小便时打冷战。查:行动迟缓,面色少华,语言低微,舌红无苔,脉数无力。诸症纷杂:细问之

    1983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有关《内经》的实践体会

    张从善;

    <正>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是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病机等一切现象,并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典范。《素问·举痛论》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余从实际生活中对《内经》的提示略有启发,不揣谫陋,敢陈管见,用求指正。一九六○年,余初调邯郸干疗院工作,当时所收多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气管炎、关节炎、神经衰弱等,每遇气候变化,即感症状加重,觅余求药,时余年方不惑,对

    1983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有关《内经》的实践体会

    张从善;

    <正>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是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病机等一切现象,并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典范。《素问·举痛论》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余从实际生活中对《内经》的提示略有启发,不揣谫陋,敢陈管见,用求指正。一九六○年,余初调邯郸干疗院工作,当时所收多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气管炎、关节炎、神经衰弱等,每遇气候变化,即感症状加重,觅余求药,时余年方不惑,对

    1983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中满忌甘”琐谈

    崔广海;

    <正> “中满忌甘”是中医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基本法则之一。“中”是指腹中(大多指中焦脾胃),“满”分有形和无形之满,“中满”可由气虚、食滞、寒浊上壅、湿热困阻等原因引起,但总由气机痞塞、脾胃运化失常所致。至于对“甘”一字解法不同,大致有三:①单指甘草;②甘味之类药;③肥甘厚腻之食物。谨以管见所及略述如下: 若把“甘”仅作甘草释,临床上一见中满之症就必然畏用甘草,仲景《伤寒论》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1983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中满忌甘”琐谈

    崔广海;

    <正> “中满忌甘”是中医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基本法则之一。“中”是指腹中(大多指中焦脾胃),“满”分有形和无形之满,“中满”可由气虚、食滞、寒浊上壅、湿热困阻等原因引起,但总由气机痞塞、脾胃运化失常所致。至于对“甘”一字解法不同,大致有三:①单指甘草;②甘味之类药;③肥甘厚腻之食物。谨以管见所及略述如下: 若把“甘”仅作甘草释,临床上一见中满之症就必然畏用甘草,仲景《伤寒论》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1983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脏腑经络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一百二十例疗效观察

    董好魁;薄慕真;

    <正> 于1977年3月至1981年12月,我室采取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120例,治愈率为71%,总有效率占96%。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年龄20~30岁17例,31~40岁33例,41~50岁49例,51~60岁11例,61岁以上10例,其中以41~50岁者发病率较高;病程最长者10余年,最短者10天,以1~2年者占绝大多数。

    1983年0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脏腑经络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一百二十例疗效观察

    董好魁;薄慕真;

    <正> 于1977年3月至1981年12月,我室采取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120例,治愈率为71%,总有效率占96%。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年龄20~30岁17例,31~40岁33例,41~50岁49例,51~60岁11例,61岁以上10例,其中以41~50岁者发病率较高;病程最长者10余年,最短者10天,以1~2年者占绝大多数。

    1983年0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缪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韩华明;

    <正> 缪刺,有两个含义:第一,有交叉刺激之意,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第二,具有浅刺的意思。我从79年以来,运用缪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一、病情概述“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口眼斜”、“面瘫”等。临床可分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麻痹两种。其症主要表现为面肌运动障碍。常见为单侧面瘫,眼睑下垂,闭合不全,眼中

    1983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缪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韩华明;

    <正> 缪刺,有两个含义:第一,有交叉刺激之意,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第二,具有浅刺的意思。我从79年以来,运用缪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一、病情概述“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口眼斜”、“面瘫”等。临床可分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麻痹两种。其症主要表现为面肌运动障碍。常见为单侧面瘫,眼睑下垂,闭合不全,眼中

    1983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针刺矫正胎位不正110例疗效分析

    孟春联;

    <正> 妊娠7个月胎位不能转正者为胎位异常。常见的有臀位,如不及时矫正,分娩时常易危及母子生命。以往采用胸膝卧位矫正效果不佳,1980年以来我们用针刺双侧至阴穴并配以“G6805治疗机”密速疗法,矫正胎位不正11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0例胎位不正的患者中7个半月以内65例,8个半月以内32例,8个半月以上13例。其中臀位73例,横位25例,其它位12例。二、治疗方法 (一)取穴:双侧至阴穴。 (二)操作方法:取仰卧屈膝体位,松开腰带,患者安静,皮肤消毒后,用5分至

    1983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针灸治疗胃痛经验介绍

    国玉杰;

    <正> 余在几十年临床上所见胃痛患者,约有数十名,皆以针灸治疗,获得显明疗效,兹简介如下: 一、症状:胃脘痞满攻痛拒按,连及两胁,坐卧不宁,胃纳不振,甚则伴有呕吐,舌苔白,脉象弦紧。二、病因:胃痛是一种常见病,属于内伤疾患。病因不外乎七情所伤,和饮食不节两个方面。忧思恼怒,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气机受阻,故作胃痛。饮食失节过食生冷或硬质食物,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气不畅而成,或胃阳不足劳倦伤脾为病,虽然病在胃,

    1983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针刺矫正胎位不正110例疗效分析

    孟春联;

    <正> 妊娠7个月胎位不能转正者为胎位异常。常见的有臀位,如不及时矫正,分娩时常易危及母子生命。以往采用胸膝卧位矫正效果不佳,1980年以来我们用针刺双侧至阴穴并配以“G6805治疗机”密速疗法,矫正胎位不正11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0例胎位不正的患者中7个半月以内65例,8个半月以内32例,8个半月以上13例。其中臀位73例,横位25例,其它位12例。二、治疗方法 (一)取穴:双侧至阴穴。 (二)操作方法:取仰卧屈膝体位,松开腰带,患者安静,皮肤消毒后,用5分至

    1983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针灸治疗胃痛经验介绍

    国玉杰;

    <正> 余在几十年临床上所见胃痛患者,约有数十名,皆以针灸治疗,获得显明疗效,兹简介如下: 一、症状:胃脘痞满攻痛拒按,连及两胁,坐卧不宁,胃纳不振,甚则伴有呕吐,舌苔白,脉象弦紧。二、病因:胃痛是一种常见病,属于内伤疾患。病因不外乎七情所伤,和饮食不节两个方面。忧思恼怒,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气机受阻,故作胃痛。饮食失节过食生冷或硬质食物,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气不畅而成,或胃阳不足劳倦伤脾为病,虽然病在胃,

    1983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白崇贵;

    <正> 临床上具备疼痛、肿胀、出血、皮肤颜色改变及皮肤甲错的疾病均可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笔者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及有关资料,将活血化瘀治法归纳为十种,介绍如下。 1、活血祛瘀法:可通阻定痛。用于血脉不通则痛之诸证,临床常见的病证如胸痹、痹证、痛经、产后腹痛等。常用方剂如:活络效灵丹加味、血府逐瘀汤等。病例王××,男,32岁,农民。76年5月6日初诊。四肢关节疼痛,中指关节微红肿,疼痛难忍,夜

    1983年01期 48+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白崇贵;

    <正> 临床上具备疼痛、肿胀、出血、皮肤颜色改变及皮肤甲错的疾病均可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笔者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及有关资料,将活血化瘀治法归纳为十种,介绍如下。 1、活血祛瘀法:可通阻定痛。用于血脉不通则痛之诸证,临床常见的病证如胸痹、痹证、痛经、产后腹痛等。常用方剂如:活络效灵丹加味、血府逐瘀汤等。病例王××,男,32岁,农民。76年5月6日初诊。四肢关节疼痛,中指关节微红肿,疼痛难忍,夜

    1983年01期 48+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针刺补泻浅议

    王志田;王志平;

    <正> 针刺补泻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针刺手法之一,它与“轻重刺激”的方法截然不同,是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针刺补泻的意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任何疾病都会导致经络的气血运行发生异常变化,或血气衰少、功能低下,或气血运行发生障碍等等。人体十二经、十五络,外布周身,内连脏腑,若某一经络气血不足或受七情,六淫之邪所伤,即可产生病证,故云:“血气不

    1983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针刺补泻浅议

    王志田;王志平;

    <正> 针刺补泻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针刺手法之一,它与“轻重刺激”的方法截然不同,是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针刺补泻的意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任何疾病都会导致经络的气血运行发生异常变化,或血气衰少、功能低下,或气血运行发生障碍等等。人体十二经、十五络,外布周身,内连脏腑,若某一经络气血不足或受七情,六淫之邪所伤,即可产生病证,故云:“血气不

    1983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针刺口音突变一例

    王子祥;

    <正> 患者翟××,男,39岁,农民。主诉:口音突然改变已八九日,于76年农历腊月廿三日,忙碌过年用品,到张家口市终日奔波,兼受风霜,复因争吵,气郁不舒,饮酒稍醉,昏睡终日不醒,经人唤醒后则口音大变,由河北省张专地区口音,突然变为山西省晋中口音,虽然经自己想为改变原口音,但无能为力,心情懊丧,精神紧张,四处求医,均无效验。 79年正月初二日,患者与其叔父求治于余,说话滔滔不绝,口音清利,不哑不喑,询及患者所经地域,自述

    1983年0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针刺口音突变一例

    王子祥;

    <正> 患者翟××,男,39岁,农民。主诉:口音突然改变已八九日,于76年农历腊月廿三日,忙碌过年用品,到张家口市终日奔波,兼受风霜,复因争吵,气郁不舒,饮酒稍醉,昏睡终日不醒,经人唤醒后则口音大变,由河北省张专地区口音,突然变为山西省晋中口音,虽然经自己想为改变原口音,但无能为力,心情懊丧,精神紧张,四处求医,均无效验。 79年正月初二日,患者与其叔父求治于余,说话滔滔不绝,口音清利,不哑不喑,询及患者所经地域,自述

    1983年0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牵引推拿法治疗颈椎病

    许浩荣;

    <正> 颈椎病是伤骨科、神经科、针灸科的一个常见病,且又是一个慢性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医者消极,病者悲观”之现象。笔者介绍牵引后推拿治疗颈椎病,供同道参考。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来看,西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化以及长期的颈部磨擦而造成(包括部份外伤)。然而引起椎体骨前后缘的骨赘增生,黄韧带肥厚,纵韧带变性钙化,椎间隙狭窄以及小关节模糊等,继而压迫颈部的小血管和神经根,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1983年0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牵引推拿法治疗颈椎病

    许浩荣;

    <正> 颈椎病是伤骨科、神经科、针灸科的一个常见病,且又是一个慢性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医者消极,病者悲观”之现象。笔者介绍牵引后推拿治疗颈椎病,供同道参考。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来看,西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化以及长期的颈部磨擦而造成(包括部份外伤)。然而引起椎体骨前后缘的骨赘增生,黄韧带肥厚,纵韧带变性钙化,椎间隙狭窄以及小关节模糊等,继而压迫颈部的小血管和神经根,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1983年0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

    王学斌;

    <正> 泌尿系结石症,临床上常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以腰痛、肾绞痛、血尿为临床特征;下尿路结石以膀胱刺激症和尿线中断为临床特征、据其症,相当于中医学“石淋”、“血淋”的范畴。自7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自75年以来共收治上尿路结石10例,其中输尿管结石5例肾结石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发病性别与年龄:10例皆为男性。

    1983年01期 54-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

    王学斌;

    <正> 泌尿系结石症,临床上常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以腰痛、肾绞痛、血尿为临床特征;下尿路结石以膀胱刺激症和尿线中断为临床特征、据其症,相当于中医学“石淋”、“血淋”的范畴。自7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自75年以来共收治上尿路结石10例,其中输尿管结石5例肾结石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发病性别与年龄:10例皆为男性。

    1983年01期 54-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2例小结

    薄敬华;

    <正> 78年2月~5月我们与丰南县医院共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120多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记录较完整的72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男33例,女39例。最大9岁,最小18天;3岁以下共59例,7岁以上13例。 (二)、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憋等呼吸道症状。发烧者共72例,39℃以下共52例,39℃以上共20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

    1983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2例小结

    薄敬华;

    <正> 78年2月~5月我们与丰南县医院共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120多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记录较完整的72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男33例,女39例。最大9岁,最小18天;3岁以下共59例,7岁以上13例。 (二)、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憋等呼吸道症状。发烧者共72例,39℃以下共52例,39℃以上共20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

    1983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验方二则

    耿银锁;

    <正> 一、健脾止泻汤主治:婴幼儿腹泻。药物:台参3克白术6克茯苓3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3克泽泻3克诃子肉9克车前子3克另包甘草3克伏龙肝30克另包加减:呕吐加藿香3克、半夏3克,陈皮2克;腹胀加川朴2克、乌药3克;腹痛加木香3克、白芍5克、香附6克;高热加葛根3克、双花6克、川连3克;夏季水泻加滑石6克、扁豆6克、薏米3克;秋末冬初虚寒久泻加砂仁3克、肉蔻3克。

    1983年0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验方二则

    耿银锁;

    <正> 一、健脾止泻汤主治:婴幼儿腹泻。药物:台参3克白术6克茯苓3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3克泽泻3克诃子肉9克车前子3克另包甘草3克伏龙肝30克另包加减:呕吐加藿香3克、半夏3克,陈皮2克;腹胀加川朴2克、乌药3克;腹痛加木香3克、白芍5克、香附6克;高热加葛根3克、双花6克、川连3克;夏季水泻加滑石6克、扁豆6克、薏米3克;秋末冬初虚寒久泻加砂仁3克、肉蔻3克。

    1983年0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张希科老中医治疗臁疮验方二则

    王淑惠;于春荣;

    <正> 验方一处方:甘石粉20克密陀僧10克冰片2克制法:上药共为细面,鲜猪板油微火烊化(熟者亦可)打成30%软膏。用甘草水洗净患处,再涂药膏,用白纸复盖即可。日换一次。注意:夏季气候炎热,猪板油易腐,故需适量加入白糖以防腐。如是春、秋季节,可2~3日换药一次。按:此方取自《陈修园72种》,经临床验证效佳可取。本方适用于病程时间较短的患者。

    198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张希科老中医治疗臁疮验方二则

    王淑惠;于春荣;

    <正> 验方一处方:甘石粉20克密陀僧10克冰片2克制法:上药共为细面,鲜猪板油微火烊化(熟者亦可)打成30%软膏。用甘草水洗净患处,再涂药膏,用白纸复盖即可。日换一次。注意:夏季气候炎热,猪板油易腐,故需适量加入白糖以防腐。如是春、秋季节,可2~3日换药一次。按:此方取自《陈修园72种》,经临床验证效佳可取。本方适用于病程时间较短的患者。

    198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胃下垂的简易治法

    赵荫生;

    <正>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我们试制蓖倍膏敷肚脐眼治疗本病3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来门诊就诊的胃下垂病员,病程均在2~3年以上,都经长期治疗无效。在治疗前,先经超声波检查证实,并确定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线下的位置,再行治疗。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蓖麻子仁3克五倍子1.5克制法:把蓖麻子仁和五倍子粉按上述比例混和均匀,捣成糊状,制成形似荸荠,上尖下圆,大小不等,根据患者脐孔大小而定,随到随做。用法:对准脐孔,将荸荠形药团塞上,脐眼外复以关节镇痛膏6~8张,以固定之,不

    1983年01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胃下垂的简易治法

    赵荫生;

    <正>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我们试制蓖倍膏敷肚脐眼治疗本病3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来门诊就诊的胃下垂病员,病程均在2~3年以上,都经长期治疗无效。在治疗前,先经超声波检查证实,并确定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线下的位置,再行治疗。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蓖麻子仁3克五倍子1.5克制法:把蓖麻子仁和五倍子粉按上述比例混和均匀,捣成糊状,制成形似荸荠,上尖下圆,大小不等,根据患者脐孔大小而定,随到随做。用法:对准脐孔,将荸荠形药团塞上,脐眼外复以关节镇痛膏6~8张,以固定之,不

    1983年01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治痢验方一首

    衣之标;

    <正> 我地流传一首治痢验方,系木通、滑石、川芎、番泻叶、甘草各十克,水煎服。每闻有用此方而获效者,乃留心试用,经数年观察,该方确有简、廉、效之特点。然验方多有方无论,有待医者考之以理,变通化裁,始能以应万变之临床。经云;“诸呕吞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后世又有无湿不成痢、无积不成痢之说。是痢疾多由湿热郁蒸,下注大肠,或挟积滞,致腑气阻滞,气血凝积,伤脂动血而致。此方药仅

    1983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驱绦汤治验

    高惠和;

    <正> 驱绦汤系我父所传验方。自72年以来,用此方治疗绦虫患者数例,收效佳良。今将此方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石榴根120克雷丸9克榔片30克大黄9克煎服法:以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小孩减半),空腹顿服,服药四小时后,虫体随大便排出。若只排出虫的下半部,再服药可排出其上半部。注意事项:服药后有轻度的呃逆,不必治疗可自愈,勿服油腻、甘之物。妊娠禁服。绦虫病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证状,仅有些腹部不适,腹泻或便秘,消瘦、轻度贫血,大便排出片段白色扁平体节,或验大便获绦虫卵者。

    1983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治痢验方一首

    衣之标;

    <正> 我地流传一首治痢验方,系木通、滑石、川芎、番泻叶、甘草各十克,水煎服。每闻有用此方而获效者,乃留心试用,经数年观察,该方确有简、廉、效之特点。然验方多有方无论,有待医者考之以理,变通化裁,始能以应万变之临床。经云;“诸呕吞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后世又有无湿不成痢、无积不成痢之说。是痢疾多由湿热郁蒸,下注大肠,或挟积滞,致腑气阻滞,气血凝积,伤脂动血而致。此方药仅

    1983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驱绦汤治验

    高惠和;

    <正> 驱绦汤系我父所传验方。自72年以来,用此方治疗绦虫患者数例,收效佳良。今将此方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石榴根120克雷丸9克榔片30克大黄9克煎服法:以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小孩减半),空腹顿服,服药四小时后,虫体随大便排出。若只排出虫的下半部,再服药可排出其上半部。注意事项:服药后有轻度的呃逆,不必治疗可自愈,勿服油腻、甘之物。妊娠禁服。绦虫病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证状,仅有些腹部不适,腹泻或便秘,消瘦、轻度贫血,大便排出片段白色扁平体节,或验大便获绦虫卵者。

    1983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师传验方二则

    张立营;

    <正> 笔者从邵其良老师学到验方不少,今摘录二则,供同道参考。一、治遗尿方黄芪3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2克,水煎服,日一剂,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若配合针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更佳。二、治乳癖简效方

    1983年0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师传验方二则

    张立营;

    <正> 笔者从邵其良老师学到验方不少,今摘录二则,供同道参考。一、治遗尿方黄芪3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2克,水煎服,日一剂,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若配合针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更佳。二、治乳癖简效方

    1983年0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对“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质疑——兼与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商榷

    王瑞堂;吴旭;赵恩海;

    <正> “诸痉项强(jiāng音僵),皆属于湿”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中的一条。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的《内经教学参考资料》对“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解释,有些牵强,不敢苟同。提出一些看法如下: 《金匮要略》中有关痉病的论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

    1983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对“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质疑——兼与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商榷

    王瑞堂;吴旭;赵恩海;

    <正> “诸痉项强(jiāng音僵),皆属于湿”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中的一条。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的《内经教学参考资料》对“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解释,有些牵强,不敢苟同。提出一些看法如下: 《金匮要略》中有关痉病的论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

    1983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消息报导

    李彬之;

    <正>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北分会于1982年12月16日至21日在石家庄召开年会。参加年会的除老一辈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外,大都是年富力强的壮年中医。到会的代表共132人,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多篇,通过大会或中会进行了交流。这次学术会议,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医学方面均有一定进展。通过这次年会,对我省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会议期间,省卫生局付大为副局长和省科协学会部的负责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

    1983年01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消息报导

    李彬之;

    <正>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北分会于1982年12月16日至21日在石家庄召开年会。参加年会的除老一辈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外,大都是年富力强的壮年中医。到会的代表共132人,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多篇,通过大会或中会进行了交流。这次学术会议,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医学方面均有一定进展。通过这次年会,对我省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会议期间,省卫生局付大为副局长和省科协学会部的负责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

    1983年01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下载本期数据